揭秘金槐:从槐树到金槐米,一场绿山富民的奇迹之旅  第1张

12月7日,衡阳县传来喜讯,一家大客户已订购了300盒金槐茶,并即将安排发货。这一喜讯反映出衡阳县金槐产业的兴旺态势。

客户订购背后的金槐产业

衡阳县西渡镇陡岭村的华盛达金槐种植基地呈现一片热闹景象。该基地的金槐产业已实现全产业链发展。今年,公司成功建立了精深加工厂,负责人付平国表示,这标志着从种植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已全部打通。正是得益于这一完整的产业链,金槐产品持续吸引众多客户订购。这种全产业链模式,不仅保障了产品的稳定供应,还为金槐产业进一步拓展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金槐,学名为十二槐花,是一种优质的槐树品种,用途广泛。在中国,以槐树花蕾为原料制成的槐米是金槐产业的基础。衡阳县的金槐含有高比例的芦丁,检测结果显示其含量稳定在33.8%以上,这一特性使得金槐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

车间忙碌的背后支撑

揭秘金槐:从槐树到金槐米,一场绿山富民的奇迹之旅  第2张

踏入华盛达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区,可见员工正忙碌于筛选、炒制及包装槐米。这一繁忙场景并非随机出现。作为一家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致力于中药材的全方位运营。其核心原料为金槐,并据此研发了包括金槐茶、代餐粉在内的多种产品。这一成就得益于与科研机构的长期协作。例如,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合作,不仅增强了其技术研发能力,也为产品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公司的运营模式独具特色,采纳了“企业+示范园区+合作组织+农户”的结构,有效促进了村民的参与。在此框架下,村民得以专注于作物种植,无需担忧销售问题。这一机制对于保证生产线持续获得原材料至关重要,确保了金槐产业如同一个持续运作的精密系统,其中每个部分均发挥其特定功能。

村民受益于金槐产业

衡阳县洪市镇印山村的王小林,得益于金槐产业的推动,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他种植了110亩金槐,上一年度收入达到了47万元。王小林表示,从种植到管理再到采摘,每天工作8小时且享有餐补,每月收入3000元让他非常满意。他只是众多受益村民中的一员。众多村民通过参与这一产业,不仅改善了生活环境,让曾经的荒山变得郁郁葱葱,而且经济收入也显著增加。

金槐产业的兴起使得村中生活改善的村民数量不断增多。这些村民在摆脱贫困、实现财富增长后,其生活水准显著提高。部分村民利用金槐种植所得改善居住条件,还有的将子女送往更优质的教育机构学习,金槐产业为整个村落带来了新的活力。

产品推广与市场表现

华盛达公司拥有“华盛达”和“龙头井”等多个注册商标。其产品线丰富,销售网络遍及国内外。销售额已突破3000万元大关。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从1%增至12%,实现了显著增长。这一成就得益于公司全面的战略规划和不懈努力。高品质与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了各类市场需求。例如,金槐茶迎合了追求养生茶饮的消费者,而金槐代餐粉则满足了现代健康饮食趋势。

在国际贸易领域,衡阳县出产的金槐产品正逐渐崭露头角。海外消费者对于这类兼具中药特色和健康属性的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尤其是金槐苏打水这一创新饮品,它不仅融合了西方的饮用习惯,而且以衡阳县特有的金槐为原料。

政府支持下的产业发展

衡阳县政府将金槐种植定位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全县范围内已设立10余个示范点。这些示范点在带动和示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累计种植面积已超5.6万亩,结籽面积达2万亩。如此规模的种植成果,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指导和大力支持。

全县范围内,金槐的平均亩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产业总值超过亿元。得益于政府的支持,金槐产业成为衡阳县乡村振兴的关键动力。政府通过推广种植技术和提供补贴等政策,激励了更多农户种植金槐。

未来的金槐产业愿景

付国平,华盛达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怀揣着宏伟愿景。他立志将全县荒山植满金槐,打造综合功能区域。该区域包括高品质槐花观赏区、采摘区以及套种套养区等。此举旨在促进农业、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金槐产业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农业或盈利产业。

若此愿景得以实现,衡阳县旅游业将迎来显著发展。游客将有机会观赏金槐盛开的美景,并在采摘区享受收获的喜悦。金槐产业前景广阔,潜力无限。我们共同期待衡阳县金槐产业的持续繁荣。

读者们,对于衡阳县金槐产业在推进农文旅一体化进程中,还需在哪些领域加强投入,您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展开讨论,同时,请不要忘记为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