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工业企业突破86861户,中小企业占比超九成,精准培育助力规模升级  第1张

云南省今年在推动企业成长方面实施了多项有利措施,这些措施对于调整当地经济结构具有深远影响,被视为推动发展的核心策略,值得特别关注。

抓增量促进企业纳规

2024年,云南省致力于推进新建项目的投产及纳入规范管理。这些新建项目对企业的规范管理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全省众多新建重点项目正在加紧施工,确保按预定时间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以尽快被纳入规模以上企业名录。此外,对培育库中的“小升规”企业,实施了专门的监测与分析。通过针对性的州市联系、蹲点服务等方式,精准培育,旨在促进规模以下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并指导那些营收达标但尚未纳入统计的企业实现“升规”。

观察当前情况,多数地区的新建重点工程正按计划稳步进行,成为促进企业增长的新引擎。同时,在精确培育的过程中,众多企业确立了清晰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对提升至规模以上企业充满期待。

稳存量减轻企业负担

云南省采取多样化措施确保企业数量稳定。全省范围内持续举办服务市场主体活动,致力于构建健全的惠企政策直接惠及市场主体的机制。企业按照规定有权享受国家及省的减税降费以及支持企业缓解困境、促进发展的政策,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

临退规库内企业得到全面监测与分析。针对这些企业,实施个性化帮扶策略,详尽记录问题,强化任务执行,并积极促进问题解决。例如,面对企业突发的经营困境,这些措施有效保障了生产稳定,降低了规模缩减和退库的风险。

育龙头打造产业集群

全省致力于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大型企业因其规模庞大、发展潜力强、发展前景广阔、技术先进而受到特别重视。随着社会和产业资源的不断倾斜,这些领军企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资源逐渐向这些企业集中,而中小企业则围绕它们进行配套服务。这种发展模式有助于形成规模大、质量优的产业集群。

部分城市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聚,众多中小型企业围绕核心企业的需求开展生产和研发活动,资源得以集中优化,从而提升了整体效益。在核心企业的引领下,整个产业群实现了快速的增长。

促重组助力企业创新

云南省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整合,以实现规模扩张。遵循“个体工商户转型企业、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的步骤,强化实施力度,确保企业规模达标并纳入统计。同时,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加速了技术、产品、管理和模式的创新。针对大型企业,倡导以优势产品为基础设立法人实体,并促进其内部分拆与重组。

此类重组有助于企业提高资源效率,基于既有的优势,它们推出了众多创新产品与服务。这一过程逐步塑造了众多专注于特定领域、技术精湛的“小巨人”企业,以及制造业领域的“单项冠军”。

开展专项百日攻坚行动

省工信厅积极推动稳增长、解难题、优环境的百日攻坚行动。该部门设立了多类服务机制,包括厅领导与企业(项目)的挂钩联系服务、与州市的对口联系服务以及每月的会商通报等。此外,还成立了16个专门的服务工作组。

至11月底,多项实际成效已显现。包括59次深入基层调研,103人参与其中,对300家企业(项目)进行走访,梳理出201个难题,其中部分问题已得到妥善处理。

统筹协调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省工信厅加强了统筹协调,构建了强大的工作合力。该部门积极推动实施倍增计划,并构建了梯度培育体系,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具体举措包括:加速“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鼓励创业创新,助力企业拓展市场,并提供专项资金扶持。

2024年前三季度,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实现了11717.69亿元的增加值,同比增长3.4%,其占全省GDP的比重高达53%。这一成果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影响。

广大读者或许会思考:云南省的企业培养模式是否适合在其他区域进行复制与推广?我们期待您的评论与互动,并欢迎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