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时节,常熟市碧溪街道港南村村委会新落成的实践站开展了“饺子飘香,温暖相伴”主题活动。此活动不仅增添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更传递了温情。在寒冷的冬日,这无疑是一抹亮眼的风景。

活动主题与意义

冬至饺子,温暖人心:常熟港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文化盛宴  第1张

冬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南北各地均有围绕家庭团聚的习俗。港南村举办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冬至增进村民文化生活。位于常熟的该村庄,抓住这一时机,力求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新建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被选为活动举办地。活动前夕,一位初次参与的村民大胆地朗诵了《感恩冬至》。在朗诵的过程中,村民们深刻体会到了传统节日的深层含义,从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滋养,提升了文化自信。

港南村举办此类活动非偶然之举,村委会致力于此,旨在充实村民文化生活。此类互动有助于提升村民的生活情趣和文化认同,进而对促进乡村和谐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活动准备工作

冬至时节,饺子成为了一种传统习俗。因此,在活动筹备中,饺子馅的制作成为了一个关键步骤。社工们主动提前,细致地准备好了馅料和面粉等原料。在此过程中,活动现场的布置同样受到重视,包括桌椅的摆放和桌布的布置等基础工作。村民们热情参与,迅速完成了场地的布置,期待着活动的正式开启。尽管准备工作繁重,但各项工作均井然有序地得以完成。

各方协作精神得以展现,社工投入大量努力,村民亦贡献力量。此模式在村庄活动筹备中极为关键,凸显了参与者对活动的重视,并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包饺子的欢乐场景

冬至饺子,温暖人心:常熟港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文化盛宴  第2张

馅料已备好,场地布置完成,主角登场:包制饺子。村民们聚集在桌边,开始忙碌。眼前呈现出一幅温馨的景象。他们边闲聊家常,交流着家里的趣闻或生活心得,边灵巧地将面皮与馅料捏合成饺子。熟练的动作展现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饺子一个个成形,被有序地摆放在盒中。现场活动不仅限于包饺子,更是在编织着邻里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饺子,每一个都是承载着回忆的微小符号。它不仅体现了美食的传承,还象征着人们在特定情境下情感的联系。从制作面皮和馅料,到最终形成饺子,这一系列过程洋溢着欢乐与和睦,生动展现了村民间的互动。

冬至饺子,温暖人心:常熟港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文化盛宴  第3张

活动中的村民感受

活动落幕之后,有村民敞开心扉,分享了他们的真实情感。其中一人提及,平日里在家较为清闲,而此刻众人欢聚一堂,场面颇为热闹。此类活动颇具价值。这位村民的言论,实则反映了众多参与者的共同心声。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日常琐事如柴米油盐占据主导,而像这样的趣味盎然、互动频繁的活动,实属难得。

港南村举办此类活动的重要性得以间接体现。活动为村民带来了心灵上的满足。这种满足感非金钱所能购买,它源于村民间的交流,在充满温馨与爱的环境中扩散,为村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并激发了对下次活动的期待。

慰问特殊人群传递温暖

活动后续同样触动人心。志愿者携新包好的饺子,走访慰问了村里的特殊群体。这些群体包括孤寡老人和行动不便的村民。冬至寒意浓,村委会与村民未曾将他们遗忘。志愿者们将承载着村民关爱与祝福的饺子递至特殊群体手中,村庄因此洋溢着更浓厚的温情。

这种举措不仅为特定群体提供了生活必需的物资,还带来了心灵上的慰藉与关怀。此举彰显了港南村的凝聚力,村民间的爱心传递使得整个村落宛如一个大家庭,彼此扶持、共同互助。

活动的深远意义

港南村举办的冬至包饺子活动具有重大意义。该活动显著促进了邻里间的交流。过去,邻里间的互动可能较少,但此次活动中,居民们增进了彼此的情感,关系变得更为和谐。邻里间的情感如同细流汇聚,在饺子中传递。这一举措对于构建积极的村庄氛围具有深远影响。

港南村的文化建设尝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价值。读者们是否在故乡发现过类似的温馨活动?我们期待在评论区看到大家的分享,同时也欢迎对本文点赞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