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引领新风潮:文明企业携手实践中心,合力塑造美好未来》
自本年度起,永宁县在新型文明实践中心及站点建设领域呈现前所未有的活力与转型。采用“1+N+6”机制,推动文明机构与新型站点协同共建、共同利用,显著缓解了村级及社区站点资源短缺、活动单调和力量薄弱问题,构建了协同发展的新格局。该策略丰富了文明实践活动内涵,彰显了文明机构的社会责任。
基于永宁县村社级文明实践点现状,整合文明单位专业优势与个性特色,综合评估各站点薄弱环节与社区需求,精准筛选具备能力互补、资源共享特性的文明单位。此举旨在推动全县五个重要领域与六个文明实践点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和共筑共享。此共建模式有效整合文明单位优质资源,显著增强了实践点的服务水平。
自联合项目建设启动以来,通过定期的协调会议,信息交流得到有效保障,并妥善处理了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双方利用联合需求列表,不断交换需求信息,共同讨论实施规划,进而保证了共建效率。该措施不仅优化了合作流程,亦拉近了精神文明与群众需求的距离。
文明实践资源的对接与下沉
永宁县文明办针对“文明实践资源对接”主题,编制《2024年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互联互通共建方案》,详尽列出参建单位、类别、区域及联络方式,以构建共建平台。此举提升了资源对接的透明性,并保障了服务配送的准确性。
自七月始,六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逐步与税务、检察、审判、医疗等五部门展开协作,集中于政策宣传、价值观培育、文化服务拓展、农业民生支持与品牌形象增进五大领域,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文明创建事件。活动旨在深化本地化服务,确保资源与服务的全面覆盖,累计开展了12个合作项目,惠及超千名群众,有效推动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与进展。
文明实践活动的丰富多彩
永宁县依托“1+N+6”文明单位协作机制,着力推进“文明永宁·实践有我”品牌塑造,以文明行为彰显责任意识,优化共建过程中的服务效能,同步推进文明创建和实践活动的双轮驱动。
在共建工程中,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项目将升级至高级别。闽宁镇福宁社区携手五家单位发起“青春合伙人”文明项目,深化服务资源向社区的投入,拓宽了社区文明活动合作领域。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队将“蓝丝带”维修救援项目定位为共建核心,依托行业特长,联合持证维修企业提供私家车免费检修与安全检测,确保公众出行安全。
多元化的文明建设项目不仅为公众带来实用性和温馨体验,且极大地加强了文明单位的正面形象。此类项目展现了单位的社会责任,并有效提升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工作效率。此类活动不仅满足了公众的特定需求,还进一步巩固了文明单位的良好社会声誉。
文明实践活动的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