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设施虽看似细微,却对市民出行安全至关重要,此乃城市管理的关键所在,亦为市民生活中的难点。万山区城市管理局主动应对,其积极举措值得我们的关注。

日常巡查勤字当先

万山区城市管理局迅速推进工作,以迅速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全面推行“路长制”网格化巡检,确保每条道路都有专人负责。例如,巡查人员全天候在岗。在2023年10月,无论日夜,各路段均配备了专人。一旦发现路面坑洼、井盖缺失或路灯不亮等问题,现场立即进行检查。此方法确保了精准应对,实现故障快速修复、缺失及时补充。这种巡查并非表面文章,而是将城市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并逐渐形成常规工作。

万山区道路众多,市政设施管理复杂。采取巡查措施,确保城市设施运行平稳。以往因巡查延误导致道路坑洼影响交通的现象,现已大幅减少。

设施修复细致入微

万山区城管局推行网格化巡查,让城市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每一个脚步  第1张

在设施维修过程中,万山区城市管理局强调维护人员需恪守工匠精神。以2023年11月为例,当维护人员遇到人行道地砖损坏时,他们会以绣花般的细致进行修复。无论是道路上的坑洞、路沿石的破损,抑或是市政管道堵塞、路灯设备损坏等种种问题,均会得到他们全力的修缮与维护。

这种精细的修复并非徒有其表。据数据显示,至今已更换护栏1410节,更新标识标牌290副,处理雨水井盖及雨篦子共177个,修复路面206处,道牙278块,以及人行道砖1764块。这些具体数字充分展现了他们在设施维修方面的精细和投入,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品质与形象。

日常养护精益求精

城市管理,建设占三分之一,养护则占七成。万山区城市管理局对此有深刻认识,坚定秉持“优质市政”的理念。他们全面细致地检查了城区的道路、市政管网和照明设备。在检查过程中,他们会对发现的问题点进行详细记录。例如,他们会建立工作记录,详记每个点位的详细状况。这一做法使他们能够全面了解设施的实际状况。

自2023年起,他们主动应对民众热线反映的问题。对舆论焦点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并定期进行整理和审查。无论问题出现在何处,都迅速采取行动,每解决一个问题便在记录中予以消除。这种严谨的态度显著提高了市民的满意度,并逐步减少了因市政管理不足引发的公众不满。

万山区城管局推行网格化巡查,让城市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每一个脚步  第2张

问题排查不留死角

万山区城市管理局在市政设施维护方面,特别强调全面性原则。其巡查计划覆盖了从主要道路到偏远小巷的所有区域。据2023年12月的调查数据,即使在老城区的狭窄巷道,也能发现巡查人员的存在。

工作人员将细致审查所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即便是人迹罕至的隐蔽区域,一旦发现市政设施损坏,便会立即记录。他们不会因地处偏远或设施规模小而忽视,从而防止了以往因检查不周全导致低频使用设施长期损坏而无人维修的现象。

资源整合提升效率

为提升市政设施维护效率,万山区城管局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在人员配置上,实现了各类专业人才的科学组合。2024年初,对于诸如多管道修复等复杂维修项目,安排了擅长不同领域维修的专家共同协作。

在物资配置上,实现了维修工具与材料的统一调度。集中管理了原本分散的工具和材料,确保了在紧急维修需求出现时,能够快速进行资源分配。以先前处理管道破裂导致路面大面积塌陷的案例为例,整合后的资源配置显著提升了维修效率。

万山区城管局推行网格化巡查,让城市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每一个脚步  第3张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万山区城市管理局在市政设施维护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面对城市扩张的步伐,其发展之路尚待拓展。新区域的持续开发将带来更多市政设施的增建,从而对管理和维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们能否在今后继续维持这种优秀状态,并跟上时代步伐改进管理手段?这要求城市管理局不懈奋斗,同时也需要市民们主动监督。若市民对周边市政设施有意见或发现异常,应主动提出。我们期待大家点赞并转发此文,共同关注城市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