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陕西省市场监管部门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的相关案例。其中,第三批案例已对外公布。这些案例具体揭示了电动自行车行业存在的多项违规现象,指出了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西安某车行违规销售问题突出

西安某电动车店铺被发现销售了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电动自行车。该店铺销售的特定型号电动自行车进行了未经官方许可的改装。检测结果显示,该车辆整体质量及蓄电池的防篡改能力均未达到GB17761-2018标准。这一发现暴露了该车辆在安全性能方面存在潜在风险。此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使用此类车辆可能增加消费者面临的安全风险。

渭南市车行风控意识淡薄

渭南市一家车行销售了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电动自行车。该商家擅自将雅迪品牌电动自行车的电压提升至60V,这一做法旨在提高销量。2024年10月22日,渭南市蒲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法律法规对涉事商家进行了处罚。商家擅自调整电压的行为潜藏重大风险,电压不符可能造成线路故障,甚至可能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商家未能尽到基本责任,忽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安康某商贸公司以次充好

安康市一家商贸公司销售的台铃品牌电动自行车出现电池型号与宣传不符的情况。销售时承诺的电池型号与实际不符。2024年7月5日,汉滨区市场监管局对这家企业进行了处罚。此事件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还可能对电动自行车的性能与安全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可能在续航和电池稳定性方面引发消费者不满。

安康某公司质量不达标

安康市某企业生产的电动车型重60公斤,不符合GB17761-2018国家规定的标准。此款电动车仅购入一台,标价2899元,尚未销售,未产生非法收益。石泉县市监局已于2024年10月1日对涉事企业实施处罚。若此类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车辆进入市场,可能引发行驶不稳定等问题,对骑行者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宝鸡某车行充电器不合格

宝鸡市一家电动车销售点销售的充电器在质量检测中未达标准。该批次的充电器未达到QB/T2947.1-2008规定的防护性能和机械强度要求。该批充电器共有26个,生产日期为2023年9月,单个成本为35元,零售价为40元,其中23个已被售出。至2024年7月19日,陈仓区市场监管局已对相关商家实施了处罚。这些不合格产品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引发触电风险,并可能缩短充电器的使用寿命。

电动自行车市场规范任重道远

陕西省电动自行车行业面临诸多规范难题。生产与销售环节普遍存在违规风险。监管部门需持续增强监管效能,商家亦需强化自我管理。消费者在选购电动自行车时,如何确保自身权益?这一问题引发关注。同时,期待广大网友在评论区发表见解。另外,恳请大家点赞与分享,以共同提高公众对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