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选择持续增多,电动自行车凭借其便利性广受欢迎。但该领域在产品品质及商业行为标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珠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实施的一系列举措,对于该市场的整治和规范化产生了显著成效。
培训的基本概况
珠海市场监管局近期开展了电动自行车行业从业者的集中培训活动。该活动以市局为总部,并在金湾、斗门增设了分会场。据官方数据,209家电动自行车经营机构和236名监管及管理人员参与了培训。培训规模庞大,凸显了其覆盖面广、重要性高。众多经营单位的参与揭示了市场的广泛和复杂性,进一步强调了集中式指导和管理的必要性。
参与者来自各地,汇聚一堂,共同参与专业培训与指导。此类培训对电动车行业资源的整合和商业活动的规范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培训期间,大家分享经验,形成一致意见,携手努力,共同促进市场规范化建设的进程。
培训内容聚焦标准
培训内容涵盖了众多关键标准,如《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及其修订版本,《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GB42295-2022)及其修订版,《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GB42296-2022)及其修订版,以及《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43854-2024)。这些规范对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气系统、充电设备、电池等核心部件的安全性能设定了详细要求。
监管的细致程度和全面性得到了明确体现,任何环节的忽视均可能对电动自行车的整体安全与品质造成负面影响。广东省对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追溯提出了明确要求,并针对进货检查、进销货记录等关键步骤制定了详尽的指导措施。这些措施旨在规范市场经营,确保电动自行车从生产至销售的全程可追溯。
违法改拼装警示
需强调的是,培训内容详尽解读了五个与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相关的典型警示案例。这些案例均来自市场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中记录的大量电动自行车改装行为。此类改装行为通常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造成严重影响,且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等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
经营者需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此行为对他们极为关键。他们需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并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在采购过程中,必须实施严格的审查流程。同时,需优化销售记录管理,并坚决杜绝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及其零部件。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保障消费者安全,也是维护电动自行车市场秩序稳定的重要手段。
前期的监管措施
自今年起,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电动车领域组织了多场培训。该局采取了多项措施,旨在强化商家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基本责任。对生产企业进行了详尽且严格的审查,旨在推动企业整改,此举亦有助于改善市场环境。据数据,已有超过1100家电动车及配件经营单位接受了审查。
政策宣传的加强显得尤为关键。监管部门已发放600余张宣传海报及手册,直观展示了政策细节。同时,向全市电动自行车销售商派发了200余份通知,以书面形式详尽阐述了其责任与义务。另外,通过直播、公众号文章等多元化途径,频繁传播电动自行车相关资讯,既提升了消费者认知,亦增强了商家规范经营的认识。
后续监管方向
市场监管领域持续深化,演变成了一场持续的较量。市市场监管局明确了新的工作焦点,致力于全面整治电动自行车存在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强化了对销售环节的监管和审查,鉴于销售环节在生产和消费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桥梁角色。
各经营实体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责任履行将得到加强。基于现有工作,相关措施将得到深化和细化。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推广实施势在必行,这一举措源自战略层面的考量,是维护电动车市场秩序的理性决策。其核心目标是保障电动车质量稳定,确保经营活动的合法与规范,同时为消费者权益提供全面保障。
提出问题引发互动
电动自行车与日常生活出行紧密相连,珠海市场监管局已投入众多精力。其他城市能否参考珠海的做法?我们期待您的赞同并分享,同时热切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