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你准备好了吗?  第1张

12月1日标志着第37届“世界艾滋病日”的到来。在福州,相关的防艾宣传举措备受关注。尽管艾滋病威胁依然存在,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如何高效传播防艾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开幕亮点多

11月30日,在闽江之心海丝广场,一场以“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为主题的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盛大开幕。活动于上午9点正式开始,以激昂的鼓声为序,舞蹈《盛世鼓韵》作为首秀节目。该舞蹈巧妙地融入了“红丝带”元素,不仅是一场舞蹈表演,更以直观生动的方式传播防艾知识,增添了不少趣味性。此次活动的举办得到了当地多个区的卫健局等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充分体现了官方对防艾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广场的主要活动区域,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接连进行。这些活动由官方和各类社会组织共同策划,旨在提升公众的防艾意识。

知识问答有热度

在“防艾知多少”的有奖问答环节,现场气氛达到高潮。主持人提出了一系列基础却至关重要的提问,如“艾滋病全称为何”“艾滋病病毒主要侵袭人体哪个系统”“红丝带有何象征意义”。观众们积极参与,踊跃回答。这一环节不仅是一场简单的问答游戏,更有效激发了公众学习防艾知识的热情,使参与者通过互动娱乐加深了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印象。

此互动环节凸显了主办方策划时的细致考量,旨在激发民众主动探索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积极性。

展区活动吸眼球

活动区域分为展览和互动两个部分,内容丰富多样。展览部分展示了多种防艾宣传内容,详尽的图文资料使观众能直观掌握艾滋病防治信息。互动区设计的游戏环节独具匠心。众多市民驻足观赏,或积极参与其中。这些积极的互动成效,归功于主办方针对不同群体的学习与娱乐需求,精心策划的设计。

该配置确保了各类年龄和背景的市民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获取防艾信息,实现了防艾宣传的全面覆盖。

社会组织力量大

社会组织在防治艾滋病公益宣传中扮演关键角色。在活动会上,揭晓了15家入选“福州市社会组织艾滋病宣传项目征集”的名单,其中包括福州英华职业学院和福州市悦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机构。这些机构在艾滋病宣传和知识普及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能。

多样化的社会组织能够深入不同群体,通过各自独特的宣传手段,向目标受众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构成了民间防艾的强大力量。

母婴健康受重视

艾滋病、梅毒及乙肝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的关键途径。活动现场展映的科普动画《消除“艾梅乙”守护母婴健康》从这一视角切入,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向公众传达了这一重要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的重要性。

这种宣传方式易于大众理解和接受,有助于增强公众对母婴传播风险的认知。该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公众对此类风险的关注度。

防治工作模式新

福州市致力于推进社会组织加入艾滋病防治工作,创新实施了“福州市1+1+N”模式。该模式包括建立一个业务指导团队、一家专业社会服务团队以及多家经过严格筛选的社会组织和团体。这些团队共同围绕不同人群,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与干预活动。目前,该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已培育47个防艾项目,招募了1300多名志愿者,线下宣传教育覆盖32万人次,线上宣传教育覆盖1200余万人次。此外,福州市还通过多种方式,如打造“福小艾”品牌,进行防艾宣传。

福州市在防治艾滋病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策略,其成效显著。此模式是否适合其他城市效仿,尚存疑问。诚邀各位点赞、转发,并积极参与评论区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