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届“世界艾滋病日”即将到来,全球各地正积极努力遏制艾滋病的扩散。南京医科大学对此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联合多个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

南医大联动多部门开展活动

终结艾滋,共享健康:南京医科大学红丝带同伴协会引领青春健康教育新风潮  第1张

南京医科大学全力参与“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活动,力争2030年消除艾滋病传播。校工会、学生工作部等众多部门与学院紧密配合,携手指导红丝带同伴协会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这种跨部门紧密合作体现了学校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并有效集成了更多资源支持艾滋病防治及教育工作。得益于学校多部门的全力支持,活动实施得到坚实保障,这对于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成果至关重要。

红丝带同伴协会历史悠久

南京医科大学红丝带同伴协会在艾滋病防治教育中占据关键地位。该组织自2004年成立以来,作为江苏省首个专注于艾滋病防治的同伴教育学生团体,发挥着显著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协会在推广艾滋病防治知识方面持续活跃。协会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完善的组织架构,这些优势为“青春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的高效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经验和组织保障,确保了成员们能够更高效地推进活动。

终结艾滋,共享健康:南京医科大学红丝带同伴协会引领青春健康教育新风潮  第2张

专家报告与高校交流

在首届卫来青春健康论坛及江宁区高校艾滋病防治教育交流活动中,中国疾控中心、江苏省疾控中心以及学院的性艾防制专家们相继呈现了各自的报告。这一系列动作突显了官方和专业人士对校园艾滋病预防教育的关注与扶持。同时,来自16所高校的师生代表们围绕校园防艾教育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此次交流活动为各高校提供了分享艾滋病防治教育经验和成果的平台,并促使更多高校提升艾滋病预防教育的质量。

南医模式助力防艾

终结艾滋,共享健康:南京医科大学红丝带同伴协会引领青春健康教育新风潮  第3张

南医大公共卫生学院致力于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校园艾滋病防治教育体系,该体系涵盖学科建设、课程规划、实践操作及研究深化等方面。学院凭借其在相关学科领域的优势地位和强大的师资力量,推动了这一教育模式的发展。这一模式在显著提高校园艾滋病防控效果的同时,也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设定的2030年“三个95%”防控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多角度、多手段的综合运用,该模式有效促进了艾滋病防控知识的普及和防控措施的执行。

嘉年华吸引众多学生

自11月下旬起,南京医科大学红丝带同伴协会推出的“卫来青春健康嘉年华”活动,向全校师生全面开放。活动以体验式、互动式科普为核心,吸引了逾千名师生参与。嘉年华设有六个互动区域,每个区域均由同伴教育志愿者进行讲解。以“知艾魔力吸”区域为例,参与者可在此评估自身感染HIV的风险等级,并与志愿者进行交流。此举有助于学生准确识别生活中的“高风险行为”与“危险行为”,纠正认知误区。

同伴教育多种形式

活动期间,协会举办了多场同伴教育,内容包括预防艾滋病、人际交往技巧和未来规划等。主持人运用了头脑风暴、情景模拟和站队游戏等多种互动形式。这些“参与式”活动在青年学生中有效推广了艾滋病防治和性健康知识。如大一张同学所言,参与活动后交流更轻松,性知识学习更有效,且有意愿加入协会协助他人。

在观摩了南京医科大学举办的艾滋病相关活动后,您对贵校或社区在艾滋病预防和教育方面的举措有何看法?恳请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此外,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为本文点赞并予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