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3点左右,西安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的主线段实现“长轨通”,这一成就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成就意味着轨道施工阶段已圆满结束,为后续工程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让广大市民对地铁的早日开通运营抱有热切期待。

西安地铁15号线实现正线长轨通,最后一组轨道焊接完成,隧道内焊花绚烂绽放  第1张

轨道铺设现场

西长安街施工现场的隧道内,航天城站至皇子坡站区间,25米规格的钢轨已顺利铺设完毕。工人们正细致地进行着相邻钢轨的平顺度调整。现场一片繁忙,他们的辛勤工作保证了轨道铺设的高质量。

焊轨机抵达指定地点后,自动焊接作业随即启动。隧道内焊花璀璨,这一景象标志着“长轨通”关键步骤的实施,同时也显示出工程进展的显著成果。

焊接工序说明

焊轨过程中,温度需控制在约1000摄氏度,完成一个接头需时大约2分钟。此外,还需进行正火处理、粗磨、仿形以及超声波检测等步骤。张师傅指出,这些步骤对确保焊接质量至关重要,并确保轨道能够安全可靠地支撑未来列车的运行。

西安地铁15号线实现正线长轨通,最后一组轨道焊接完成,隧道内焊花绚烂绽放  第2张

每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对轨道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每个工序都至关重要,这一点体现了对工程质量的严格把控。

长轨通含义及意义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吕健副主任指出,地铁建设中的“轨通”过程分为“短轨通”和“长轨通”两个阶段。首先完成短轨条最后一节的铺设,此时达到“短轨通”状态。随后,将短轨条无缝焊接成长轨,当最后一节短轨焊接完毕,即实现“长轨通”。

此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确保了列车运行轨道的安全性。随着环网和接触网供电顺利完成,地铁建设将迈入全面调试阶段,这一步骤是地铁正式开通的关键序曲。

施工情况简介

2023年9月,西安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开始铺设轨道。项目共设立四个铺轨基地,采用“机械铺设与人工分散铺设”相结合的方法,分阶段进行施工。然而,施工过程中遭遇了诸多难题,包括场地局限、专业作业交叉复杂以及长距离大坡道的挑战。

市轨道集团采取了积极措施,对施工组织进行了优化,并合理分配了人力和机械作业。这一系列努力有效克服了重重困难,确保了施工的连续性,同时也是工程稳步前进的关键因素。

西安地铁15号线实现正线长轨通,最后一组轨道焊接完成,隧道内焊花绚烂绽放  第3张

安全管控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轨行区智能安全管控系统。该系统具备强大的监控功能,能够实时对轨道行车和施工作业面进行监控,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定位。此外,系统还支持视频回放功能。通过这一智能化管理手段,轨行区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该系统可确保施工过程中风险得到迅速识别及应对,有力保障了施工的高品质与高效能,这一做法充分反映了现代地铁建设对安全与效率的重视。

工程整体进度

西安地铁15号线首期段全长19.46公里,起点为细柳站,终点为东兆余站。线路共设有13个站点,连接了高新区、长安区以及航天基地,构成了主城区南部的一条主要客流通道。

全线车站已全部完成封顶,隧道区间实现贯通,正线铺设长轨完成,机电安装及装修工程进度超过一半,综合联调工作正在稳步进行。这一进展使得市民能够更接近乘坐15号线地铁的日子。

您认为西安地铁15号线首段能否如期投入运营?期待您的评论、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