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冬季供暖问题持续受到广泛关注。以往供暖效果不尽如人意,且面临热源短缺的挑战。近期,地热供暖项目的顺利推进,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武城供暖曾经的困境

武城县城北供暖状况曾十分不佳。首先,热源距离城区北部较远,且管道老化严重,热量在输送过程中损失极大,使得居民家中难以达到适宜的温度,与现今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其次,根据规划,供热公司的燃煤机组将于明年停止运行,届时将缺少供热热源,这对居民冬季取暖构成重大挑战。据调查,这一情况影响县城北部40个小区。

山东德州地热供暖项目:告别寒冬,24℃温暖如春,居民幸福感爆棚  第1张

在当前状况中,供暖问题的解决对众多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持续进步至关重要。因此,寻求新的供热方式变得极为关键。相关部门持续不懈地致力于寻找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武城地热资源丰富

武城地下资源中,地热资源尤为丰富。据武城县住建局局长田瑞华透露,城区地下热水储量已测得17.41亿立方米。如此巨大的储量,从理论上讲,足以满足县城长期的地热供暖需求。这一发现为武城供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尽管资源充足,但地热供暖的大规模推广受到了技术限制。这一关键问题在初步调研和评估阶段就已经显现。若无法克服这一障碍,即使资源条件良好,地热供暖项目也无法实施,居民将无法享受到地热带来的益处。

冀东新能源公司的优势

中国石油冀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加入对解决问题至关重要。这家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作为其全资子公司,拥有坚实的背景支持。在技术研发领域,公司配备了专业的团队和完善的体系。此外,公司拥有众多技术人才,能够有效应对各类技术挑战。在资金实力方面,该公司同样表现出色。

凭借这些优势,该实体投身于武城地热供暖项目,勇于承担社会义务。通过参与,项目得以稳固地建立起经济和技术等多方面的资源支持。

地热供暖项目的建设

武城县地热集中供暖项目由公司投入3.7亿元资金建设。这一投资规模非同小可,充分展现了公司的坚定意志。项目包括3座热源站和34口地热井。采用一系列复杂且科学的技术手段,例如地热勘探选区、资源评价以及地热井钻采工艺等关键工艺,项目成功将地下约2000米深、温度约60摄氏度的热水提取。随后,热水被输送到换热站,进而加热供暖管网中的水至适宜的供暖温度。

在建设过程中,每一环节均经过细致规划与严谨施工。这不仅确保了技术应用的合理性,还兼顾了安全与效率,从而有效将地热资源转化为居民所需的温暖。

回灌难题的解决

山东德州地热供暖项目:告别寒冬,24℃温暖如春,居民幸福感爆棚  第2张

山东省在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方面坚持“同层等量回灌,取热不耗水”的原则。武城地区地下地质为致密砂岩,导致直接回灌作业面临极大挑战。然而,冀东新能源公司的技术团队并未被这一难题所阻挡。他们研发出了一种创新技术,即通过抽取地下高温热水,利用换热设备进行热能交换和传导,从而成功实现了同层等量回灌。

此方法显著降低了水资源的不必要消耗。它不仅满足了地热资源的开发需求,同时确保了水资源的保护,为项目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项目的多方面效益

该项目在多方面展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就环境保护而言,该计划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7.5万吨,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20.5万吨。在财政层面,项目实施有望节省供暖补贴资金达7500万元。此外,项目发展前景持续向好,当地政府正计划逐步扩大供暖覆盖范围。

该项目致力于推广清洁供暖技术,对地区绿色环保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居民家庭室内温度舒适,例如丽景国蕴城小区的王艳芬女士家中,室内温度已升至24摄氏度。

关于该新型地热供暖项目在其他城市的推广,您有何见解?如有所感,请于评论区留言。同时,也请您点赞并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