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省发改委携手多个部门共同发布了《浙江省“以竹代塑”发展行动计划》。该计划的具体条款,已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计划中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机构、公共设施以及大型国有企业,在各种场合下,必须依照法律规定,优先采用“以竹代塑”产品。此举无疑是对塑料污染问题的一次积极应对。
浙江竹资源丰富
浙江省以其“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貌特点而著称,其中竹类资源尤为丰富。浙江农林大学竹子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周能寿表示,全省竹林覆盖面积已超过1400万亩。其中,13个县(市、区)的竹林面积超过30万亩,另有43个县(市、区)的竹林面积超过10万亩。如此丰富的竹资源,为“以竹代塑”项目的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同时,竹资源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特性,竹子生长迅速,属于速生资源,与当前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趋势相吻合。因此,浙江省在“以竹代塑”领域的发展中拥有明显的优势。
国家层面的“以竹代塑”规划
该省级行动并非孤立,国家发改委已于去年10月发布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此计划旨在到2025年初步构建“以竹代塑”产业体系,预计届时主要产品的综合附加值将比2022年增长超过20%,竹材的综合利用率也将提升20个百分点。这一规划与地方行动相辅相成,无疑将加速“以竹代塑”的发展步伐。浙江省的行动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国家层面已明确多个替代场景,各地正积极努力提高替代比例。
“以竹代塑”的应用领域广泛
竹代塑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日常生活及旅游文化等行业中,由竹材制成的购物袋、文具、餐具和家具等产品,均能替代塑料制品。以旅游景区为例,以往一次性塑料餐具被普遍采用,但如今竹制餐具已成为理想的替代选择。在工业生产领域,竹缠绕复合材料、竹格淋水填料、竹制车辆内饰以及竹质包装材料等产品,均展现了其独特的性能。例如,部分汽车内饰制造商已开始尝试使用竹制内饰产品。在建筑行业,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管材、竹格栅和竹质板材等,已在一些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浙江推进“以竹代塑”的举措
浙江省在推进“以竹代塑”的实践中,实施了多项有效策略。该省定期更新“以竹代塑”产品清单,确保相关部门能及时掌握新品信息。同时,浙江省积极举办竹产品推广活动,推动竹基建材和竹产品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应用,并研究确定最低使用比例。在交通领域,浙江省积极倡导使用竹制隔离栏、护栏及车辆内饰等,例如新修道路可选用竹制隔离栏。此外,浙江省还支持快递企业与“以竹代塑”包装企业合作研发,旨在减少快递包装中的塑料使用。
商业领域的推广策略
浙江省已发布商业推广计划,该计划着重倡导以竹材替代塑料制品。此策略起初在绿色商场中实施,涉及购物袋、文具、餐具、家具等多种日常用品的销售领域。随后,该措施计划在全省范围内的大型超市逐步推广。这种分步骤的推进方式,旨在为商家提供调整供货渠道和适应消费习惯变化的时间缓冲。同时,该策略还激励四星级及以上酒店和等级民宿使用竹制产品,并将外卖服务纳入推广范围,目标是在多个消费环节中减少塑料的使用。
绿色采购推动“以竹代塑”
浙江省在实施“以竹代塑”战略过程中,将绿色采购定位为关键步骤。该省强化了政府层面的绿色采购政策,并在政采云平台上大力推广“以竹代塑”产品。这一举措促使竹制产品被纳入政府、国企等公共机构的采购清单。众多政府机构开始将竹制品应用于办公、会议、食堂等场合,这不仅促进了竹制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也对社会其他消费群体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效应。
随着全球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浙江省实施的“以竹代塑”行动计划在应对塑料污染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计划能否成功促进“以竹代塑”目标的实现,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我们诚挚地邀请大家积极分享您的看法,点赞并转发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