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5公里到350公里:百年逐梦,见证中国速度与智慧的辉煌历程  第1张

11月26日,在安徽名人馆,一场极具意义的展览正式揭幕。此次展览由中国安徽名人馆与铁道博物馆联合承办,主题为“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的百年逐梦”。该展览本身便是一大亮点,犹如一部描绘铁路发展历程的史诗画卷,生动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展览内容两部分

展览内容涵盖“詹天佑与京张铁路”以及“京张高铁:中国智能高速铁路新标杆”两大板块。这两个板块共同展现了我国铁路发展的关键里程碑。早期,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建成京张铁路,标志着中国人自主铁路建设的起点。如今,京张高铁以其智能化和高效性,展示了中国铁路的巨大进步。每一部分都汇聚了无数铁路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从詹天佑时期所面临的物资短缺、技术封锁等重重挑战,到如今京张高铁背后众多高科技成果的运用。

这两部分内容各有其独特的呈现方式。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展示技巧,旨在向观众全面展示铁路发展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历史资料的呈现,还是通过模型还原等方式,都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铁路发展历程的波澜壮阔。

展览入选推介项目

从35公里到350公里:百年逐梦,见证中国速度与智慧的辉煌历程  第2张

该展览非同寻常,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2022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这一事实从侧面彰显了展览的卓越品质与重大意义。展览不再局限于铁路历史的展示,而是肩负起文化传播与价值观传递的双重使命。

参与此类项目,观众不仅能够丰富铁路知识,更能在参观体验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这一过程也在无形中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这对提高全社会文化水平和价值观构建具有深远影响。

詹天佑家乡情怀

詹天佑,祖籍徽州婺源,与安徽地域有着不可割舍的深厚联系。徽州文化对其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家乡的民情和民生抱有深厚的情感。在致力于铁路建设的大义之外,他对家乡的关爱亦如细水长流,绵延不断。

从35公里到350公里:百年逐梦,见证中国速度与智慧的辉煌历程  第3张

詹天佑负责编纂《徽婺庐源詹氏支派世系家谱》,即便在繁忙的铁路工作中,他依然牵挂着家族的传承。此外,他还特地订购了“水龙车”赠予故乡,这份礼物背后蕴含着他对家乡的深情厚谊。这些举措充分展现了詹天佑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他在致力于铁路事业的同时,亦未曾忘记自己的根。

展览目的

从35公里到350公里:百年逐梦,见证中国速度与智慧的辉煌历程  第4张

孙志伟,中国铁道博物馆詹天佑纪念馆副馆长,透露此次展览具有明确的宗旨。该展览旨在展示詹天佑先生领导修建首条铁路——京张铁路——所经历的艰辛历程。这一历程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蕴含了众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该展览亦向公众展示了中国铁路事业从起步到壮大、从稚嫩到成熟的演变过程。参观者能够直接观察到中国铁路在各个时期所呈现出的鲜明特色。此举对于推广铁路知识、增进公众对铁路工作者奉献精神的认知,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参观者的感受

王晓彬游客指出,此次展览内容丰富,其个人亦从中获取了诸多知识。确实,对于众多观众而言,此类展览宛如一座知识宝库,其中蕴藏着铁路发展历程中的宝贵资料。王晓彬亦感叹,现今列车在舒适度和速度方面均有显著提升,这一变化源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众多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均产生共鸣,目睹从早期铁路的简陋到如今高铁的精致与舒适,不禁油然而生对国家进步的自豪之情。这一现象也从侧面说明,此次展览不仅传递了丰富的铁路知识,更在情感层面触动了观众,激发了他们的共鸣。

从35公里到350公里:百年逐梦,见证中国速度与智慧的辉煌历程  第5张

展览持续开放

此次展览并非临时展出,其展期将延长至2025年2月。这一较长的展期为众多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参观的机会。无论是周末的休闲时光还是假期的度假期间,公众均有机会前往安徽名人馆一楼的临时展厅进行参观。

从35公里到350公里:百年逐梦,见证中国速度与智慧的辉煌历程  第6张

每日,此处接待着渴望探寻铁路发展历史的访客。此处宛如一部敞开的历史教科书,静待读者前来翻阅。观众们应抓住此次良机,深入洞察中国铁路百年的追梦历程。你对我国铁路的发展历史有多少了解?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