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在冬日里,碧空如洗,白云飘渺,其如诗如画的景致格外吸引人眼球,而这景象的背后,正是该区持续开展环保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智慧管控见证无异味园区

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的中控室内,智慧管控中心的大屏幕映入眼帘。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数字与图像,记录了“无异味园区”建设的显著成效。这一成就非同小可,是经过长期不懈的治理努力取得的。据悉,公司在此领域投入颇多,今年已投入超过6000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厂区除焦系统的一体化改造,对有机物排放的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蓝天白云下的智慧管控,6000万投入见证无异味园区奇迹  第1张

一系列举措实施后,天弘化学公司在有机物排放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公司副总经理张伟指出,新设备投入使用,每年能够减少58.36吨的有机物排放,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公司在环保方面的坚定决心。

海科瑞林废气治理模式

位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海科瑞林有限公司,针对储罐废气处理这一行业挑战,制定了独特的解决方案。公司实施了有机废气全流程治理模式,涉及“全密封、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全自动、保障安全”等多个关键环节。在此项目中,公司投入超过3000万元,主要针对现有储罐进行浮盘改造,将浮筒式内浮盘替换为全接液内浮盘。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蓝天白云下的智慧管控,6000万投入见证无异味园区奇迹  第2张

公司负责人透露,他们持续在寻找废气收集的高效途径。全接液式浮盘凭借其独特优势脱颖而出,该设备融合了蜂窝式浮盘与双层板式浮盘的双重优点,在废气回收及达标排放方面表现卓越。尤其是在回收阶段,通过使用密闭管道进行废气的收集和预处理,实现了全密闭且高效的收集目标。

三种十强产业集群优势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在全省范围内具有显著优势,该区汇聚了高端化工、新材料和现代海洋领域等三个省级“十强”产业,形成了“雁阵形”集群。这些产业成为开发区发展的关键资源和支撑。这些优势产业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对环境提出了挑战。从环境挑战的角度来看,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以此促进整个园区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制定整体发展战略时,产业发展应避免以环境为代价。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需在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之间寻求平衡。借助优势产业集群带来的力量,该区应积极促进环境治理,如增加对环保项目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组建大气治理专班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为保护蓝天,迅速成立了大气治理专项小组。该小组构建了一个涵盖“点、面、域、空”四个维度的全方位、立体式监测网络。此系统功能全面,包括对固定污染源的监管,以及对企业厂界和园区公共区域的监测。在园区微站和大气监测站,这一全面的监管体系确保了全流程的严密监控。

大气治理专班成立和监测系统的建立,为开发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无论是人员投入、设备配置还是制度体系构建,均显著提升了环保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有效控制了各种大气污染问题的发生。

环保理念引领发展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蓝天白云下的智慧管控,6000万投入见证无异味园区奇迹  第3张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在发展历程中始终坚守安全与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贯穿于园区各项工作的实施中。对持续提高安全环保管理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在环保理念的指导下,园区企业在发展进程中,不仅致力于生产效率的提升,而且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在遵循这一理念的前提下,园区内的企业在项目规划、执行以及后续运营的全过程中,均将环保因素纳入考量。此举旨在降低企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确保企业的发展与国家及地区的发展政策相契合,进而推动企业向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迈进。

未来发展继续护航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未来发展路径清晰。其核心是持续秉持安全与绿色的发展理念,并致力于提高安全与环保的管理标准。在未来的发展实践中,该区将强化对区内企业的监管与指导,确保企业严格遵循环保法规及政策。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即将实施的环保措施,预计将对当地环境的改善产生何种程度的促进作用?我们期待读者对此话题展开讨论,并欢迎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此举将促进更多人士了解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在环保领域的努力及其所取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