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吨巨无霸沉管浮运出坞,救援船组严阵以待,如意坊隧道工程再迎重大突破  第1张

11月26日,广州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一期)项目传来捷报,第二批首节沉管E1管节顺利实现浮运出坞。这一喜讯背后,蕴藏着众多值得关注的具体细节,标志着项目取得了又一重大进展。每一步工程推进,都显著提升了珠江两岸的通行效率。

3万吨巨无霸沉管浮运出坞,救援船组严阵以待,如意坊隧道工程再迎重大突破  第2张

如意坊放射线工程概述

3万吨巨无霸沉管浮运出坞,救援船组严阵以待,如意坊隧道工程再迎重大突破  第3张

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一期)在广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该工程的主线全长1511米,其中江中沉管段达618米,由6节管节连接构成。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对该项目实施监管,广州市中心区交通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具体执行,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则负责建设施工。这一重大工程不仅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其工程技术也极为复杂。其顺利实施对于改善广州交通布局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

自工程启动以来,吸引了广泛关注。若工程能如期完工,无疑将大幅提升珠江两岸的通行效率。这一举措在推动两岸经济发展和促进人员交流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前期工作的重要性

8月12日,沉管隧道主体浇筑工程顺利完工,这一成果为沉管浮运等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座。前期工作的成功推进,推动了工程向最终目标稳健前行。在众多挑战面前,特别是在技术领域,众多难关亟待攻克。为此,一系列新技术应运而生,包括内河沉管交汇处沉管绞移浮运安装技术、长期河流冲刷及潮汐影响条件下的沉管基槽开挖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运用,成功解决了复杂水域中沉管管节浮运沉放安装的难题,确保了工程安全,并提高了施工效率。

E1管节浮运出坞过程

11月26日早上7点,E1管节浮运作业正式启动。工作人员对各项方案进行了细致复核,并严密监控珠江的潮汐变化。大约8点,潮位达到浮运要求,E1管节开始逐步向预定区域移动。到了11点40分,系泊作业圆满完成,整个浮运过程持续了超过4小时。在此过程中,E1管节的浮运受到了潮汐、波浪、风力等多种客观因素的干扰。同时,由于如意坊隧道位于珠江主航道,船舶的频繁通行也增加了浮运的难度。

保障浮运的多方举措

珠江核心航道的战略位置要求浮运安全得到高度重视。项目管理中心已牵头组织参建单位及海事部门开展前期协同工作。针对关键区域,进行了详尽的水文观测与预测,为指挥决策提供了精准的数据保障。在管节出坞及浮运环节,鉴于工艺流程的复杂性及锚缆数量众多,保障通航安全显得尤为重要。项目团队与海事部门多次举办方案研讨,并在作业期间实施了交通管制措施。同时,部署了六道警戒线,并派遣了九艘警戒及巡逻船只进行水域交通管理。另外,为应对可能的风险,特别成立了应急救援小组,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计划。

目前工程进度

项目首阶段的沉管浮运作业已顺利收官,紧接着,第二批次的E1管节也成功完成了浮运任务。截至2023年,首批的3节管节已成功完成了浮运、沉放和对接作业。E1管节的顺利出坞,标志着项目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系列工程进度的顺利推进,预示着项目在迈向最终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成果,同时也使得2025年隧道水中段贯通的节点目标更加临近。

后续工作规划

E1管节的沉放安装作业亟需加快进度,同时,剩余两节沉管的浮运和安装工作亦应加紧推进。在这一过程中,质量安全必须始终置于首位,因为它是确保工程成功的关键因素。项目团队需保持全情投入,全力冲刺2025年隧道水中段贯通的预定目标。这一目标的达成,对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一期)的顺利完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各位读者,在工程后续进展中,您预见到哪些新挑战?敬请于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同时,期待您的点赞与转发,助力更多人关注广州如意坊放射线工程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