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凤庆产业园区念‘绿、新、智’三字诀,背后究竟有何玄机?  第1张

云南凤庆产业园区的发展近年在区域内成为引人瞩目的焦点。长期以来,众多地区致力于探索将本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的途径。在这一领域,凤庆产业园区表现出了显著成效。

以“绿”规划打造园区生态

云南凤庆产业园区念‘绿、新、智’三字诀,背后究竟有何玄机?  第2张

云南凤庆产业园区在规划建设中展现出独到之处。该园区将绿色理念置于核心,巧妙融合了山水林田湖与城乡景观。例如,通过实施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绿化模式,严格遵循“每300米可见绿色,每500米可见园林”的标准进行布局。园区内各区域、道路交叉口及产业园都积极推进绿化工程,目前已形成众多精致、细腻、美观的小型景观,并配备了便民设施。截至目前,园区的绿化美化成效显著,已建成38个绿化美化点位,绿化面积达50231平方米,植树11735株。此外,园区还荣获多个绿美示范点称号,其中县级16个,市级3个,并成功入选2023年度省级绿美园区。

以“绿色”为基础的规划策略,不仅改善了园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显著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满意指数。园区是否有可能将这种绿化规划模式推广至周边区域?

剑指“零碳”实现绿色发展

园区致力于实现“零碳”发展目标。为实现零碳园区、零碳工厂、零碳产品的目标,采取全链条的工作方式。企业从能源使用源头着手,注重零碳能源的应用,在生产过程中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并在产品终端实施抵消中和策略,确保最终产出“零碳产品”。以茶叶企业为例,在生产环节中优化能源利用,降低碳排放。

企业竞争力得以提升,资源节约亦得到推动。面对当前资源环保问题的高度关注,凤庆产业园区的模式是否能为其他园区提供有益的参考?

科技助力资源有效利用

云南凤庆产业园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资源循环利用。该园区成立了云南木本油料全产业链创新研究院,专注于相关产业的科技研发,致力于高效利用核桃青皮、壳、分心木等资源。园区内企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共获得茶叶和核桃相关专利278项,建成了110条生产线,产品种类达到961款。部分专利成果已进入转化阶段。

这些成果促进了园区内企业结构的优化,其中特色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企业占比高达68%,由此,园区荣获了多项省级荣誉。那么,这些成果是否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品牌价值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

数智建设增添发展活力

园区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自2021年3月被纳入全省首批开发区优化升级名单以来,其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中国云南核桃云”平台的建设成果显著。该平台软件的功能初步验收已经完成,目前正准备上线并开始交易。

该平台不仅构建了相应的交易场所,还为入驻企业提供了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业务的可能性。企业借助这一平台能够有效提升经营成果。此外,这一平台是否对其他类似产业园区具有示范效应,亦值得关注探讨。

特色产业构筑园区基石

凤庆产业园区凭借“世界滇红之乡”和“中国核桃之乡”的地理资源优势得以发展。区域内,茶叶、核桃等特色农业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众多企业围绕这些特色产业进行生产、加工与销售活动。其中,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占比高达68%,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产业的繁荣。

这些特色产业的持续吸引力,吸引了众多外来投资与人才,从而为园区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那么,园区应如何进一步深挖特色产业的潜力?

园区发展的未来展望

云南凤庆产业园区已取得显著成就。然而,在市场竞争加剧和需求不断演变的背景下,园区仍面临诸多挑战。园区亟需更多政策扶持,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并推进基础设施的完善。同时,应持续深化绿色发展、实现零碳目标。不应满足于现状,而应积极寻求创新突破,例如引入现代物流企业以提升配送效率。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间寻求更佳平衡,助力园区迈向更加璀璨的未来。园区的未来发展前景备受瞩目。读者朋友们,对于园区的发展,您有何建议?欢迎留言互动,点赞并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