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南宁市青秀区南湖小区社区举办了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此次活动由南宁市妇联主办,名为“反对家暴,让爱回归”的“11·25”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宣传活动在此拉开序幕。家庭暴力作为社会热点话题,备受关注。此次活动的举办,紧密联系居民日常生活,有效提升了公众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度。
精彩文艺节目传递信息
活动现场,文艺节目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其中,女声独唱《家和万事兴》以激昂的歌声和深情的歌词,唤起观众对家庭和睦的珍视。节目传递了家庭和谐的重要价值。小品《反对家庭暴力是社会和谐之重》则以幽默风趣的手法,将家暴这一严肃话题巧妙融入表演,使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领悟到反家暴的理念。通过这些文艺节目,居民对家暴问题的严重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节目种类繁多,风格各异。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一节奏明快的快板节目,积极倡导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温馨的成长环境。众多节目从多个角度切入,帮助居民对家庭关系和家庭暴力等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这些节目不仅有效传播了相关知识,而且寓教于乐,提升了公众的认知水平。
趣味游戏与展位宣传
活动现场增设了多个互动区域,其中包括反家暴主题的趣味游戏和宣传展位。在这些游戏中,居民们能够在娱乐的同时学习到反家暴的相关知识。此外,宣传展位也成为了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
宁宁姐维权志愿者与广西婚姻家庭研究会的专家团队坚守展位。他们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居民普及有关家庭暴力的法律知识,详细阐述了家庭暴力的定义、预防与制止方法等。此举使居民对家庭暴力的危害有了深刻认识,并学会了防范家庭暴力的实用技巧。
反家暴签名墙意义重大
活动现场的反家暴签名墙同样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目光。这一看似简单的设施,实则蕴含着深远的寓意。
墙面象征着对承诺的坚守,居民们在签名板上署名,此举显现出他们对抵制家庭暴力的坚定立场。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个人立场,还能激发更多人对反家庭暴力行动的关注,产生积极的宣传效应,进而持续增强社区民众对反家暴意识的认知和影响力。
家暴的多种形式需关注
众多民众对家庭暴力的认知存在局限,常将家暴等同于肢体暴力。实际上,家暴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在活动中,广西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专家库的专家吴小梅就家庭暴力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她指出,家庭暴力不仅限于肢体伤害,还包括语言、精神和冷暴力等。吴小梅强调,家庭结构的完整并不意味着家庭功能的健全。她以实例说明,不应让孩子承受家庭负面情绪的负担。此外,她还详细阐述了家庭暴力对孩子造成的长期且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居民对家庭暴力的定义和认识更加精准。
活动提高居民意识
此次活动的成果显著,居民的法律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和细致的讲解内容,让居民对家庭暴力相关法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居民们普遍反映,在活动中收获颇丰。以兰女士为例,她表示在育儿过程中常感焦虑或愤怒,现已意识到需留意自身言行,防范言语暴力,并致力于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此举说明,居民们已掌握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家庭暴力。
反家暴任重道远
活动成果显著,然而反家暴之路依旧遥远。家庭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暴力现象对家庭及社会均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亟需在更多小区、城市举办类似活动,以扩大其影响力。关于如何持续推广反家暴意识,大家有何见解?欢迎点赞并分享此文,积极参与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