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业正迎来飞速发展,其中集成电路产业的兴起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临港新片区在该领域的显著进展,近期已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

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全产业覆盖

5年从5家到300家:临港集成电路产业如何实现惊人飞跃?  第1张

自2019年设立临港新片区以来,集成电路产业已成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并持续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在临港新片区,芯片的设计与制造环节已实现全产业链的覆盖,从原材料、设备到封装测试以及核心零部件,均得到了全面发展。这一成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多年努力以及政府、企业等多方协同合作的结果,充分展示了临港新片区在集成电路产业布局上的全面性与前瞻性。凭借其卓越的规划理念,临港新片区持续吸引着相关企业入驻,逐步形成了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产业全面覆盖对推动产业升级产生了显著影响。这一举措有效降低了企业在信息交流与物流运输等领域的非必要开支。同时,产业链各环节间的协作变得更加紧密与高效,能够迅速应对市场波动,持续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临港新片区的经济增长注入了充沛动力。

临港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基础稳固

临港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已奠定稳固基础,上海天岳、上海新昇等企业成功掌握了碳化硅、氮化镓、砷化镓等化合物半导体晶圆的制造技术。截至2024年上半年,天岳先进在上海临港的工厂已规划导电型衬底的生产能力达30万片。同时,临港工厂的二期工程——8英寸碳化硅衬底扩产项目正在稳步进行。该工程预计将成为主要的生产基地,产能预计将提升至100万片。以上数据充分揭示了临港化合物半导体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上海及全国半导体行业因此获得了显著的好处。这些企业的稳健发展不仅催生了相关产业链的众多机遇,而且推动我国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地位稳步上升。此举还增强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降低了对外国技术和产品的依赖程度。

洲明科技与红与蓝微电子合作

2024年,在临港化合物半导体论坛的现场,洲明科技与红与蓝微电子携手举办了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活动。这一合作对双方均具重大意义。洲明科技,作为全球LED光显行业的领军企业,与红与蓝微电子的合作有望显著提高电源模块的效率。效率的提升将助力显示屏实现整体节能和降耗的既定目标。

洲明科技在临港地区已构筑起庞大的客户网络。此次合作预计将为公司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据预测,公司正计划拓展业务范围,并在当地积极寻求更多合作伙伴。对于临港新片区而言,此类合作将助力吸引更多相关企业,从而推动该地区在LED光显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与进步。

临港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扩张

临港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实现了显著的发展。2019年,该产业规模达到了10亿元。然而,根据预测,到2024年,这一规模预计将超过400亿元。在接下来的三年中,临港制定了更加雄心勃勃的目标,力求将产业总规模提升至800亿元。这一成就的实现,主要归功于临港新片区的优越条件以及政策层面的有力支持。

临港地区拥有优越的商业条件,为产业成长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众多新兴企业纷纷入驻,且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为该地区创造了众多就业岗位。从研发到生产,从市场到物流,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一发展态势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地区城市化进程,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东方芯港的成就

自四年前设立以来,东方芯港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已发展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领域内集聚度最高、规模最大、创新力最强的基地。这一显著成就充分展现了临港新片区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强力支持,同时也证明了其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和前瞻性。

东方芯港在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及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其推动作用显而易见。该区域集中了大量优秀人才和资本等关键资源,持续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它也为其他地区构建类似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司南半导体超级孵化器的独特作用

临港科技投资公司倾力打造的司南半导体超级孵化器,聚焦于半导体行业,特别是化合物半导体及车规级芯片领域,并全面提供相关服务。该孵化器充分利用临港新片区的产业优势与临港集团的资源优势,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转化、专业服务支持、科技金融助力”的独有孵化机制。

半导体产业中,中小企业所采用的这种模式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该模式不仅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而且助力企业集中精力于研发与产品生产。此举亦有助于提升临港新片区的半导体产业链完整性,确保不同规模的企业均能在此寻得发展机遇,持续丰富和优化临港的半导体产业生态。对此,我们向读者提出疑问:您是否认为临港新片区有望成为全球知名的集成电路产业中心?我们热切期待您的积极参与,欢迎点赞、转发并留言,共同参与到我们的讨论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