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公布网络犯罪检察白皮书,详细介绍了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期间网络犯罪案件的办理进展。其中,网络犯罪案件的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这一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

网络犯罪案件受理数量

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静安区检察院共接收网络犯罪审查逮捕案件427起,涉及723人,其中424人获批准逮捕。同期,该院受理的审查起诉案件共计502起,涉及839人,占该院总办案量的16%。这些数据反映出,网络犯罪案件在该院案件总量中占据一定比重。同时,这些数据也揭示了网络犯罪案件在该时间段内数量较多,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网络犯罪案件数量显著增加。以2023年为例,受理审查逮捕案件数量同比增长292%,审查起诉案件数量同比增长77%。这些数据直观地反映了网络犯罪增长迅猛的趋势,是社会必须高度警惕的现象。

主要网络犯罪罪名

各类网络犯罪中,罪名分布相对集中。具体来看,涉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有405起案件,涉及人数539人;诈骗罪案件则有84起,涉及人数266人。从案件数量占比来看,前者占81%,后者占17%;从涉及人数占比来看,前者占64%,后者占32%。这一数据表明,网络犯罪主要集中于电信网络诈骗及其相关上下游犯罪,为打击网络犯罪明确了重点方向。

我国网络发展迅猛,然而在网络监管领域却存在不足之处。这种情况或许正是导致相关犯罪案件频发的原因之一。对此,探讨如何进行改进显得尤为必要。

境外电诈人员被追诉

无论犯罪分子逃往何方,我国司法机构均能将其追捕回国,依法进行审判。此情形亦向企图从事跨境网络诈骗者发出警告,切勿存有侥幸心理。

系列境外诈骗案件

检察官处理的案件中,包括一宗大型境外电信诈骗集团案件。该集团涉嫌人员超过50名,资金流向错综复杂。相关账户的资金流水已达到数亿元,仅单起受害者报案涉及的诈骗资金就高达800余万元,且数额仍在变动。这一情况反映出,境外电信诈骗集团规模庞大,资金量巨大,受害人数众多。

我国司法机构正持续发力,针对犯罪嫌疑人追踪、资金流向梳理等关键环节展开攻坚,全力打击此类大型诈骗犯罪集团。

深挖诈骗团伙案件

静安区检察院在处理一宗金额最高的诈骗案中,运用技术侦查手段揭露了一个位于迪拜的诈骗集团。该集团由李某某担任首犯,成员主要来自福建安溪。在检察院与公安机关的协作下,发布了“红通”令。目前,李某某已被境外警方逮捕,并正处在引渡司法程序的进行中。

司法部门展现了其专业性和尽职尽责的态度,能够深入挖掘个别案件背后的犯罪团伙,并将打击范围从国内扩展至国外,有效打击犯罪活动。

关注受害者与司法应对

调查结果显示,电诈犯罪主要针对老年群体及单身人士,这些人群的养老金及个人储蓄容易遭受侵害,此类事件往往导致个人及家庭悲剧,进而引发社会动荡。检察机关针对此问题,一方面指导涉案人员退还赃款并赔偿损失,另一方面强化财产刑的执行力度。

针对这一易受攻击的群体,社会能否创新网络安全防护策略?期待广大读者踊跃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展开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