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亚洲杰出儿科医师奖于11月20日揭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孙锟获此殊荣。这一喜讯在儿科医学界犹如一束光亮。截至目前,国内共有8位儿科医生荣膺此奖项。
孙锟教授的多重任职身份
孙锟教授在医学界扮演着多重关键角色。他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亚洲太平洋儿科学会常委,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这些职位赋予他多重责任,使他不仅在医院管理中起到核心作用,还在国内外儿科行业组织中积极贡献。他需在不同角色间自如转换,处理各种事务。观察他在多个职位上的表现,可见每个身份背后都承载着责任与使命,驱使他持续在儿童医疗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他的这些职位赋予了他更宽广的舞台。在此平台上,他得以与众多专家和学者展开交流与合作。他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推动我国儿科医疗领域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孙锟教授的医疗领域造诣
孙锟教授是我国知名的儿童心脏及心血管疾病专家。在儿科领域,特别是在宫内儿科及儿童心脏病的研究、治疗和教学方面,他展现了卓越的学术造诣。孙教授在宫内儿科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作为该领域的开拓者和实践者,他持续丰富该领域的知识体系,并将这些知识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在科研领域,他凭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锐利的洞察力,致力于各项研究工作,持续攻克儿童心脏病诊疗的难关。在教学领域,他精准传授知识,有效激励众多年轻医务工作者投身于这一关键学科,为儿科医学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为国家儿科政策提供依据
孙锟教授在推动中国儿科事业全面发展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领导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儿科医疗资源调查,覆盖了54215家医院,历时两年。这项调查对于填补我国儿科医疗资源数据的空白至关重要。其成果为国家制定长期儿科发展政策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
调查数据详实且内容丰富,涵盖了医院数量、地域分布、医生资源和设备等多个维度。凭借这些数据,国家在资源配置和资金投入方面能够精准施策,进而推动儿科医疗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重视基层地区儿科工作
孙锟教授对农村、基层以及少数民族儿科工作者的需求给予高度重视。在2019年至2023年的五年间,他主导并推进了多项针对基层医疗人员的项目。他率领专家团队赴西藏、甘肃等边远及经济不发达区域,共参与培训27次,举办了20多次医学科普宣传活动及基层医师培训。
基层工作的推进显著提高了该地区儿科的医疗质量。他为当地医生和护士开辟了学习途径,不仅增强了儿科医师的理论基础,还提升了他们的临床救治技能。这一举措在加强该地区儿科医疗的软硬件设施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宫内儿科疾病诊治中心成果
2017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宫内儿科疾病诊治中心,该中心取得了显著成就。孙锟教授担任该中心的负责人,并联合产科、宫内儿科、医技诊断和早期发展等多个专业领域,共同组建了这一创新机构。这一联合行动既新颖又必要,旨在为儿童成长早期提供连贯的医疗服务。
在过去6年间,该中心已成功记录了超过1000名宫内胎儿至2岁儿童的信息。这些详实资料对于后续疾病研究至关重要,它们不仅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而且对于揭示这一特殊年龄段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需求具有显著价值。
先心病诊治技术的革新突破
孙锟教授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其团队成功攻克了儿童先心病高创手术风险这一难题,并积极创新无创治疗技术。该团队研发的穿通导丝肺动脉瓣开通术,用于治疗5天以内新生儿右心室发育不良,此技术为国际首创。
同时,由他主导制定的《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专家共识》在我国具有重大意义。经过11年的广泛推广,该共识已覆盖全国313家医疗机构。此举促使我国常见小儿先心病治疗从开胸手术转向介入治疗,显著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并提升了治疗效果。
孙锟教授在儿科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哪些对行业未来发展影响深远?欢迎各位参与讨论交流。同时,不妨为本文点赞并广为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