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玛沁县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主要因为该县举办了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防震减灾综合应急演练活动。

演练基本信息

2024 年玛沁县东昆仑山地震断裂带防震减灾综合应急演练活动震撼来袭  第1张

2024年,中共玛沁县委与玛沁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玛沁县应急管理局负责承办,大武镇人民政府提供协助的防震减灾综合应急演练在大武镇新时代家园正式启动。大武镇作为玛沁县人口密集区,成为此次演练的地点。这一选择旨在对高人口密度区域内的应急措施进行实效检验。参与此次活动的部门和企业众多,包括大武镇、宣传部门、公安、消防、卫生健康等共计19家单位。

大量人员被演练活动所吸引。活动中共有11支应急救援队伍成立,150多名救援队员勇敢站了出来,肩负使命与责任投入其中。此外,还有20多辆车和120多套装备设备加入,1300多名现场群众也积极参与。这些资源的投入充分展现了本次演练的规模与重大意义。

演练背景设定

本次演习严格按照省委提出的“展望十年、规划三年、全力抓好当年”的工作指导方针进行。演习背景模拟了玛沁县大武镇发生6.8级地震的情景。玛沁县位于东昆仑山地震断裂带的高原区域,地震灾害的风险较高。这一背景设定贴近当地地质环境,若地震真的发生,可能引发严重破坏。因此,此次演习能够有效地模拟真实的地震状况。

2024 年玛沁县东昆仑山地震断裂带防震减灾综合应急演练活动震撼来袭  第2张

在此情境下,演练活动涵盖了预警监测、启动应急响应、指挥调度以及紧急人员疏散等多个阶段。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的地震发生模拟情景,使参与者能够切实体验到地震发生时各环节的应对措施,并对《玛沁县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效性进行了检验。

多方协同工作

在演练中,共设立了包括综合协调、抢险救援、技术保障在内的11个工作组。这些工作组的设立,充分展现了针对地震灾害的多角度应对准备。以通信电力保障组为例,在地震发生时,通信和电力保障显得尤为关键,关乎救援信息的传递和受灾地区的基本生活保障。此外,交通保障组的作用在于确保救援人员和物资能够迅速抵达受灾区域。

这11个工作组在多核协同中紧密合作,有效整合了各类资源。各部门人员齐心协力,共同追求一个共同目标。在演练过程中,消防人员全力以赴进行抢险救援,医护人员积极准备医疗救治,公安部门则负责治安保障。他们从各个层面应对地震可能引发的各类问题。

科目的针对性

2024 年玛沁县东昆仑山地震断裂带防震减灾综合应急演练活动震撼来袭  第3张

演练内容涉及11个科目,包括逃生演练、人员搜救以及物资装备使用等多个方面。逃生演练模拟地震场景,旨在帮助群众迅速掌握安全避难的方法。在人员搜救科目中,救援队伍的搜救技能受到考验,例如在地震后的废墟中能否迅速发现被困者。

物资装备的运用至关重要,超过120套的装备设备在众多科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紧急医疗救护科目为例,医用急救包等设备便被投入使用。这些科目之间相互关联,紧密衔接,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投入与成果展示

演练期间,参与人员与单位众多,物资投入亦十分丰富。现场向参演单位和干部群众分发了众多应急物资,包括55个应急书包、300份医用急救包、300个应急手套等。此举一方面旨在满足演练中的应急需求,另一方面亦是对地震灾害可能产生的物资需求进行模拟预演。

本次演练使玛沁县的应急指挥体系及处置流程得到优化与验证。参演的各单位和队伍在抗压及应急处理能力上均有所增强。此举对未来地震灾害的防御工作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未来展望

玛沁县在完成本次演练后,将致力于不断提高应对和缓解重大安全风险的实力与技能。他们旨在确保在遭遇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稳定。此举充分展现了当地政府对防灾减灾工作的持续关注,并承诺以高水平的安全保障措施,助力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在此,我们向读者提问:您认为此类应急演练对提升当地应对灾害的能力有何影响?欢迎各位读者积极留言、点赞并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