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海浦东图书馆举办了以传统文化和儿童教育为主题的新书发布会。会上发布的《中国民居建筑绘本·外婆家在江南》引起了广泛关注。该书的发布不仅有助于江南文化的传播,还能让孩子们掌握民居建筑的相关知识。

新书内容展现江南民居魅力

《中国民居建筑绘本·外婆家在江南》内容丰富,全方位展现了江南百姓的生活,涉及历史、地理和民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采用马克笔绘制跨页图,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水乡古镇和老街的风貌。这些插图让孩子们能直观地领略到江南民居“可观、可赏、可游、可居”的艺术魅力。此外,书中还融入了大量百科知识,有助于孩子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在求知欲强烈的童年阶段,这些知识能让孩子对民居建筑所蕴含的传统智慧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儿童教育领域,此类兼具趣味与知识的绘本显得尤为关键。与一般教材书籍不同,它以儿童的视角展现文化知识,因而更易于儿童理解和接纳。

出版社愿景注重情感传递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总经理兼总编辑胡隽宓在讲话中传达了她的期望。她期望孩子们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体会到中国人对家庭与故乡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比如,在当今社会,许多孩子对家乡的认知较为模糊,而绘本中对外婆故乡的描绘则能够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在文化传播层面,绘本中丰富的民俗民风内容能够激发孩子对家族传统和家乡文化的探索欲望,从而有助于文化的家庭到社会的传承与传播。

这本绘本居然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第1张

出版社肩负着传承文化和儿童教育的使命,通过情感这一切入点,有助于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伴随孩子的成长持续传承。

作者分享创作心路历程

图书品读与分享环节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文字作者黄小衡和图画作者夏克梁分别分享了他们的创作感悟。夏克梁透露,创作团队曾深入江南水乡进行实地考察。自2019年起,他们走遍了数十个江南古镇,收集了众多第一手资料。他们细致入微地描绘每一处细节,对江南老桥的纹理、古旧门窗的雕花等,都进行了仔细观察。正是这样的用心,使得绘本能够生动呈现江南民居的特色。

黄小衡巧妙地引导孩子们与绘本进行互动,他们关注绘本中的生活场景,例如养蚕、与外公外婆共进早餐等。这样的引导旨在教育孩子们,创作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在分享创作心得的过程中,作者拉近了与年轻读者的距离,孩子们得以了解书籍背后的创作故事,从而更深刻地与绘本产生情感共鸣。

专家评价绘本人文底蕴厚

这本绘本居然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第2张

陈晖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一员,对《外婆家在江南》一书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作为《中国民居建筑绘本》系列中的一册,该书巧妙地融入了守望家乡、怀念乡土的主题和情感意涵。书中的视角从孩子的主体出发,增添了儿童特色。比如,在素材的选择上,更贴近儿童的生活认知。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自然灵活,使得整个绘本充满了趣味性。

这本绘本巧妙地描绘了祖孙间的情感纽带,对培养小读者的同理心具有显著作用。借助这种情感的渲染,作品的文化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建筑的绘本,更是一本富含情感教育意义的读物。

新书发布会吸引广泛关注

11月17日,上海浦东图书馆的发布会吸引了众多小读者和家长。孩子们被色彩缤纷、内容丰富的绘本所吸引,而家长们则更加关注绘本的教育价值。此外,还有众多民居建筑爱好者到场,他们渴望深入了解绘本中关于江南民居建筑的描绘。教育专家们期待在绘本中发现儿童教育的价值,而媒体则致力于将这一文化盛事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不同群体的关注焦点反映出绘本的多元价值:它不仅是孩子们的知识宝库,也是文化传播的桥梁,更是建筑研究的多元视角。

出版事件凸显文化传承意义

《中国民居建筑绘本·外婆家在江南》新书发布会具有重大影响。这一活动凸显了在现代社会中,文化传承应从儿童时期开始重视。通过这种生动有趣的绘本形式讲述文化故事,能有效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以江南民居这一鲜明的文化象征为切入点,有助于从局部深入到对整个文化的全面探索。

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本土文化的继承正遭遇挑战。观察此次发布会,我们发现众多力量正共同致力于儿童文化教育,这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显得尤为关键。这引发了我们的深思:未来,我们将以何种创新手段继续传承文化?期待读者在阅读完本文后,点赞并分享,同时在评论区积极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