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陕煤集团韩城矿业下属的下峪口矿在安全保障方面举措显著,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该矿紧密围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全力确保全年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力求实现双重安全保障。
精准辨识岗位安全风险
该矿深刻认识到准确识别岗位安全风险的重要性。因此,每月举行一次针对重大安全风险的专题研讨会。这一做法充分体现了其对风险评估的重视。此外,各部门每周都会对各自领域内新出现的所有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并随即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在韩城,这种有组织、有规律的风险识别研讨活动,为安全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实际操作中,矿安全监察部会统一向各区队发布管控措施,并定期对各个工作面的风险及管控措施清单进行更新,确保区队的安全管理能够与最新的风险状况保持一致。
员工对岗位安全风险的熟知与掌握至关重要。为此,该矿重新编制了包含7大专业和49个岗位的“风险明白卡”。这些卡片详细阐述了各岗位的主要风险点和相应的管控措施,不仅涵盖了采煤、掘进等井下生产岗位,也包括地面操作岗位。截至目前,已向职工发放超过1300张“风险明白卡”,这一数据体现了该矿对全面覆盖职工安全教育的坚定决心,有助于员工更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各自岗位的风险。
四级联动管控风险
下峪口矿在安全风险管控方面,实现了矿领导、部室人员、安监员及班组的四级联动机制。各级人员严格遵循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规定,认真执行各自的管理职责。每日开工前半小时,他们进行隐患排查,这一时间安排既不影响正常工作时间,又能迅速发现安全隐患。针对发现的问题,他们依据“双达标”和“有隐患不作业”的原则进行处理。对于可即时整改的隐患,要求职工立即整改;对于需较长时间整改的,则在升井后上传至安全智能监管平台。该平台的运用,极大地便利了隐患的跟踪与管理。
在执行过程中,四级人员对岗位职工“风险明白卡”的掌握程度进行抽查。若发现职工未能达标,将立即对其进行培训,并将此情况计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若培训后仍不合格,职工需至安全监察部接受复查培训。只有通过复查,职工才算完成了抽考工作的闭环管理。这一严格的考核体系确保了职工对风险认知能力的提升。
区队建立排查制度
各采掘区队在安全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依托“双重预防”机制,确立了符合单位实际的重大隐患排查和管理体系。在日常工作管理中,他们利用班前会时段对员工进行集中培训,期间会随机提问关于岗位操作流程、风险和管控措施等问题。此方法不仅有助于加深员工对安全知识的记忆,还能促使员工将所学知识迅速应用于即将开展的工作。通过收集员工反馈的安全风险和隐患信息,区队能够将其作为当班安全管控的重点,从而建立起自上而下传达管控要求与自下而上反馈安全问题的双向管控机制,有效提升了整体安全管理的效率。
视频推广双重预防
该矿为使“双重预防”机制深入人心,自发制作了《“双重预防”标准案例》系列教学视频。这些视频将在区队班前会、微信公众号及电子大屏上反复播放。通过多途径传播,无论职工身处何地,均有机会进行学习。此举显著提升了“双重预防”机制的宣传成效,无论是新入职员工还是资深员工,均能更直观地掌握双重预防的操作规范。
评选明星激励职工
下峪口矿通过评选“双重预防”岗位明星制度来激发员工积极性。评选标准包括全年无事故、无违规操作、无重大隐患,且需熟练掌握岗位风险及管控措施,确保作业现场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获得岗位明星称号的员工将发挥示范作用。此举对于指导员工在每班作业前进行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具有积极作用,并有助于员工明确自身职责,实现安全风险自我辨识和控制,以及事故隐患自我检查和治理的目标。
截至目前,您是否认同这种全面的安全管理模式在其它矿区同样具有推广的潜力?欢迎各位点赞、转发及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