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瑞士举行了一场颁奖典礼。在这场典礼中,一座来自中国广西的杰出工程备受关注。该工程名为天峨龙滩特大桥,是一座拱桥,其跨径位居世界之最。在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的颁奖典礼上,该桥荣获了大奖。这一荣誉无疑是中国桥梁建设领域的一个新的辉煌成就,标志着该领域又迈上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重大意义的获奖

该奖项备受关注。自1929年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成立以来,该协会已吸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200名会员,成为会员国数量最多的国际土木工程组织。协会每年举办评选和颁奖活动,旨在表彰卓越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今年,共有38项工程入围,其中中国有13项工程成功入选。在这些佼佼者中,广西天峨龙滩特大桥脱颖而出,荣获了大型公路与铁路桥的最高荣誉。

该奖项充分肯定了大桥在工程质量与设计理念方面的卓越表现。这一成就反映了我国在桥梁建设领域持续维持国际领先地位的现状。这一荣誉的背后,凝结了中国桥梁建设者们不懈奋斗、持续创新的智慧和汗水。

大桥基本情况

该桥梁非同一般。2024年2月1日,它正式投入使用,成为连接广西南丹与天峨下老的高速公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桥结构为上承式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设计跨径高达600米,这一成就亦刷新了世界纪录

世界最大跨径拱桥!广西天峨龙滩特大桥摘得国际大奖  第1张

前南斯拉夫的KRK桥,作为国外最大跨径的混凝土拱桥,其跨度仅为210米。然而,我国某座混凝土拱桥的跨度已超过此数值。更令人瞩目的,这一成就将混凝土拱桥的世界纪录提升了155米。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中国在桥梁建设领域的显著优势。

背后的强大团队

大桥的落成得益于一支实力强大的团队支撑。该团队由我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郑皆连担任总设计师。从设计阶段至建设与施工环节,整个流程均建立了一个完善且稳固的体系。

广西交通投资集团肩负起建设重任,广西交通设计集团主导了整体设计工作,广西路桥集团则专注于施工阶段。得益于这些专业团队的协同努力,这座世界级大桥得以顺利完成建设。

攻克系列技术瓶颈

在建设过程中,挑战不断涌现,众多技术难关亟待解决。尽管如此,大桥的建设团队并未放弃。他们在多个关键节点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如对劲性拱骨架的强度进行优化选择、改进外包混凝土的浇筑工艺、提高外包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有效减少混凝土的应力水平以及优化拱肋纵向配筋设计等,实现了多项重大技术创新。

这些技术创新的成果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们显著增强了技术和经济价值。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工程建设领域的重大突破,而且确保了该大桥作为优质工程的实际效益得以实现。

创纪录的工程

该大桥的建成在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留下了显著痕迹。它所跨越的长度创下了纪录,显示出我国桥梁建设技术已迈入新的高峰。此举不仅向全球展示了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强大实力,也标志着我国技术水平的提升。

未来,此范例有望成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桥梁建设领域的参考样本。这一举措为中国桥梁建设技术的国际化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对中国桥建的启示

这一成就非偶然所得,它为中国桥梁行业贡献了宝贵的经验。例如,增加技术创新的投入具有显著意义。而且,团队协作的智慧也应当被不断继承和发扬。

让我们共同深入探讨,探讨如何在中国桥梁建设这一领域内,进一步增强其全球的辐射力。亲爱的读者们,您如何看待我国桥梁建设在未来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哪些方面可能凸显其影响力?我们热切期待您的宝贵意见、点赞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