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九月末,市场对即将发布的市场信贷信息抱有高度期待及多方推测。鉴于九月传统上为信贷业旺季,当前月份的贷款与社会融资规模膨胀幅度受到广泛关注。但根据多家证券公司的研究报告,新增贷款与社会融资的增长势头可能有所放缓,预计M1和M2的增长速度将继续下行。
新增人民币贷款预期同比少增
浙商证券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预计9月人民币贷款新增规模将约达1.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100亿元,增速降至8.2%,下降0.3个百分点。该预测考量了当前经济环境下信贷需求减弱的现状。尽管房贷利率调整缓解了房贷减少的压力,消费贷月末有望增长,但居民贷款增势不足以抵消企业贷款的减少趋势。
华创证券研究院副院长兼首席宏观研究员张瑜预计,9月实体经济贷款新增量为2万亿元,环比去年同月份缩减约5300亿元。由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可能减少。居民贷款新增量预计上升5500亿元,同比去年减少3000亿元。居民短期贷款新增量预期将超过中长期贷款。
社融增速或继续回落
兴业研究预测,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可能进一步下降。鉴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活跃及政府债券融资期限错位的影响,本月政府债券同比增长有望继续保持上升趋势。信贷数据分析显示,本月新增社会融资预计将达到约3.35万亿元,推动社融增速同比上升至8.0%。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分析指出,受基数效应制约,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预期有所降低。Wind资讯显示,9月份政府债券净融资额超1.1万亿,同比增长1500亿;而企业债券净融资额约为-900亿,与去年同期持平。鉴于信贷需求减弱,预测社融增量将达3.3万亿,同比下降8300亿,增长率降至7.9%。
M1和M2增速下行趋势
兴业研究报告显示,至9月底,主要城市及中等城市商品房交易量环比下降38.5%。受新房销售减缓影响,M1增速预期将下滑至-7.5%,较上月降低0.2个百分点。就M2而言,一方面,九月社会融资和信贷活动继续低迷,存款派生对M2膨胀形成阻碍;另一方面,政府债券净融资大幅增长,加之财政资金的回笼,均将波及M2数据。
在9月,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向金融市场注入约1万亿人民币的长期流动性。此举虽短期内有增力M2增速之效,但M2放缓的主要动因依然是信贷需求减弱和财政政策的紧缩。
居民贷款相对稳健
尽管整体信贷市场整体下滑,居民贷款市场保持稳健。得益于房贷利率下降,按揭贷款压力减弱,消费贷款预计月末或将增长。居民贷款稳定得益于不断增长的需求和住房贷款政策的优化。
居民贷款增长势头强劲,但对企业贷款的下降趋势需予以关注。企业中长期贷款减少主要因财政政策力度不足,致企业投资意愿降低,从而减少了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
政府债券支撑社融增长
九月份,政府债券对社融增长贡献显著,地方债务发行规模显著扩大,得益于政府债券融资策略的优化,预计本月政府债券同比增速将进一步上升。尽管如此,社融增速的支撑作用依然不强,整体存在减速的潜在风险。
地方债务规模大幅增长,显著推动了社会融资规模的扩大。但受制于信贷需求的低迷,政府债券的持续支持作用受到限制,社会融资增长速度面临持续下行压力。
信贷需求偏弱
主要导致新增贷款及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率下滑的原因是信贷需求短缺。尽管个人贷款维持稳定增长,企业贷款的减少已抵消了个人贷款增长带来的积极影响。
企业债券净融资额连续走低,降至约-900亿元,与上年同期保持一致。此跌幅凸显了企业融资需求的减弱,是导致社会融资增速减缓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策调整与市场预期
信贷市场承受下行压力时,政策变动备受瞩目。中国央行于九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BP,向金融市场注入约10万亿人民币的长期流动性。尽管此措施可能短期内提升M2增长,但预计信贷需求减弱及财政政策收紧将是M2增速持续减缓的主要动因。
市场持续受政策预期影响。尽管央行降息注入流动性,信贷市场需求低迷及财政政策紧缩被视为信贷市场前景的主要障碍。市场期待采纳更多政策措施,以推动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的提升。
关于即将发布的9月信贷报告,您对政策调整如何影响信贷需求和融资规模的提振有何见解?敬请于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若赞同本文观点,烦请点赞并分享,以助力我们更深入探讨信贷市场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