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江津区柏林镇应急指挥所迅速应对登山人员的求救,成功实施救援行动。此事件充分展现了江津区在应急救援领域的显著成效,这一成就得益于该区持续完善和壮大的应急救援体系。

登山者被困多方救援

今年,重庆市江津区柏林镇发生了一起登山者被困的紧急情况,形势危急。江津区柏林镇应急指挥所迅速作出反应,接到求助后立刻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应急管理岗位、派出所、专职消防队迅速出动,全力投入救援行动。他们争分夺秒,及时赶到现场,最终成功救出了被困人员。被困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连声称赞:“太感谢你们了,若非你们及时赶到,后果真的无法想象!”这一感慨充分展现了被困者的庆幸心情和对救援人员的最高敬意。此次成功的救援行动,不仅是对被困登山者的及时救助,也凸显了江津区应急救援体系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快速反应和高效处置能力。

太惊险!登山人员被困,江津区应急救援队伍如何成功营救?  第1张

江津区在增强应急救援力量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截至2020年,该区编制的应急救援队伍共有60人,包括4个战斗班、1个保障班和1支通信小分队。然而,到了2024年10月,这一数字有了显著提升。江津区已组建了30支镇街综合应急救援队,这些队伍分布广泛,可迅速抵达各镇街的紧急事件现场。此外,村社层面也设立了301支应急突击队,实现了对潜在危险区域的全面覆盖。

基层应急设施建设

江津区在基层应急设施建设方面实现了全面覆盖。镇街层面,已建成30个装备库,为应急救援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在村社和森林防火卡口等更基层的位置,增设了283个应急站,进一步扩大了应急保障的范围。同时,配备了2966台(套、件)的前置储备救援装备。这些数据反映出,江津区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基层应急设施装备准备方面,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旨在确保基层一线应急救援工作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充足的力量支持。

基层应急设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遭遇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故时,若镇街、村社的应急硬件设施完善,救援人员无需远程调运物资,可就地取材,从而缩短救援准备时间。此举显著提升了救援速度与效率。这宛如在每个小范围内构建了一个安全堡垒,随时待命应对各种危险状况。

专业救援队伍发展

江津区的应急救援力量在专业性方面持续增强。该区已陆续成立了26支专业救援队伍,涵盖城市排水防涝、森林扑火、燃气抢险等多个领域。这些专业队伍在应对各类特殊危险事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夏季暴雨期间,城市排水防涝专业救援队伍能够利用其专业设备和知识,迅速开展排水作业,有效降低城市内涝带来的损失。同样,在森林火灾高发期,森林扑火队成为保障森林安全的关键力量。

社会救援力量增至六支。这些力量与专业救援队伍形成互补,尤其在社区层面的小型意外事件中,社会救援力量往往能率先抵达现场实施初步救援。若遇到更为复杂的情况,专业救援队伍则能迅速接管,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新技术助力应急救援

江津区在应急救援领域与企业紧密协作,持续引入先进技术。已与12家企业签订不同层次的联动协议,开创了创新的合作范例。借助企业在技术设备和资源方面的优势,推动应急救援技术水平的提升。储备各类技术设备79台(套)以备不时之需,且具备152台(套)设备的最大调配能力。

江津区凭借先进的技术设备,拥有了执行航空灭火、空中巡护、水下打捞、绳索救援等高级别应急救援任务的能力。在森林火灾等紧急情况中,航空灭火技术能够迅速抵达地形崎岖、车辆难以抵达的火灾现场进行扑救;同时,水下打捞技术也为水域周边的意外事故救援提供了有力支持。

救援联动成果显著

江津区在多方救援力量的联动下,救援成果显著。自2023年起,以江津区专业应急救援支队为核心,基层、行业及社会救援力量共同参与,共处理各类事件116起。这些事件的妥善解决充分展示了救援工作的全面性。在第一时间内,有效处置率高达98%,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江津区救援联动机制的高效运作。

各类突发事件爆发时,救援力量在联动机制指导下迅速整合资源与人力投入救援。基层救援队伍因熟悉当地情况,可先行开展初步处置。针对专业领域难题,行业救援力量迅速介入解决。社会救援力量则补充短板,协助完成其他任务。各方紧密协作,确保救援效率最大化。

应急救援体系的未来展望

江津区的应急救援体系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其发展潜力尚未完全释放。伴随城市的不断进步及社会环境的演变,应急事件可能呈现出新的特征。例如,可能出现更多涉及新型工业的危险事故,以及更多城市建设中的意外状况。

江津区应急救援体系的未来发展优化方向,读者朋友们有何高见?欢迎踊跃留言交流,点赞并转发本文,以吸引更多人士关注应急救援事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