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白云机场T3交通枢纽的轨道交通预留工程传来喜讯,芳白城际西侧左线盾构隧道已成功贯通。这一成就标志着重大工程进展,该工程以其多项“最”的特性而备受瞩目,不仅看点众多,而且具有深远的意义。

工程的重大意义

白云机场作为交通要地,其T3预留工程备受瞩目。该工程旨在打造一流交通网络,达成“两高铁、两城际”以及“零换乘、一体化”的T3综合交通枢纽目标。一旦目标实现,将显著提高白云机场的集疏运能力及其辐射影响力,从而增强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的竞争力。其重要性不仅局限于本地,对整个地区的航空运输格局亦产生积极效应。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机场的长期发展。

11 月 9 日,白云机场 T3 交通枢纽轨道交通预留工程刷新进度  第1张

空前复杂的工程

民航史上此工程堪称独一无二,面临重重挑战。这些挑战涉及项目数量、技术及施工难度,持续时间与运行影响等方面,均具有开创性特征。工程涉及众多任务,其中芳白城际西侧左线盾构区间隧道施工尤为艰巨。隧道全长约1346米,需向东延伸,穿越机场滑行道、跑道助航灯光保护区及跑道航向台保护区等地。此外,98%的线路位于机场飞行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岩溶发育尤为强烈。

施工中的多方协调

面对复杂局面,广州地铁主动推动多方协调与协作。参与单位包括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中南空管局、机场股份公司、机场指挥部、机场公安局以及各航空公司等。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构建了长效的联动管控体系。该体系包括完善施工控制流程、盾构技术管控指令的四级响应机制。在此过程中,各参与方持续磨合,不断优化各项流程。

盾构掘进的风险把控

盾构掘进过程中,风险管理和效率提高至关重要。工程选用了特定型号的泥水平衡盾构机进行作业。该盾构机的开挖直径为8.8米,整机长度约110米,具备特殊规格。它配备了独特的排渣系统,能够稳定应对掘进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岩溶发育区的复杂地层中,维持泥水仓压的稳定性尤为关键,因此,这一排渣系统成为提升盾构施工技术水平的关键因素。

11 月 9 日,白云机场 T3 交通枢纽轨道交通预留工程刷新进度  第2张

工程的阶段性成果

施工期间,芳白城际西侧左线区间隧道顺利实现贯通,标志着项目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这一成就具有显著里程碑意义,成为盾构技术穿越运营机场飞行区的典范。此举为盾构技术领域积累了宝贵经验。尤其是“双模”盾构施工技术,经验积累显著,对未来类似工程的建设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工程的持续推进

成果虽已显现,工程却尚未竣工。经过约270天的分阶段施工,跑道已逐步完成岩溶处理。此举是工程稳步推进的关键环节。随着芳白城际西侧左线盾构隧道的顺利贯通,下一步工程需在已有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持续向前。各参与方需维持紧密协作,确保后续工程能顺利进行。

目前,该工程正稳步推进并已取得显著成效。关于这一大型机场建设项目对周边房价及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您是否有所了解?我们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此外,我们也期待您为这篇文章点赞并予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