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食堂与老年人生活品质紧密相关,其布局不均和建设不足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赣州市章贡区正积极采取措施,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旨在让老年居民能够在自家门口享受到幸福的滋味。

老人就餐难题

章贡区曾出现社区食堂布局不均现象。例如,马坡岭社区80岁以上的老人有117位,却未设食堂。与此同时,小南社区食堂的用餐人数却寥寥无几。许多老人因此为就餐问题而烦恼,金东生老人便是其中一例,他曾因社区食堂缺失而感到困扰。对于老年人来说,买菜做饭本身就是一件不易之事,而缺少社区食堂更是给他们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此类现象并非孤立存在,揭示了社区食堂分布不均的普遍性问题。众多老人热切期望改善现状,以获得更便捷的餐饮服务。

社区食堂:让老人在家门口品尝幸福味道,章贡区优化布局获赞  第1张

群众反映诉求

自去年开始,众多居民向社区提出开设食堂的愿望。然而,他们收到的回应却始终是“选址中”、“资金不足”,居民们的正当要求长期未能得到积极和有效的响应。与此同时,其他社区的食堂纷纷开业,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现象无疑加剧了马坡岭社区老年人的心理落差,他们目睹其他老人能够享受到社区食堂的便利,内心愈发感到焦虑。

居民的需求未能得到合理满足,这不仅降低了生活幸福感,同时也暴露了相关部门在响应民众需求方面的不足。居民们的焦虑情绪亟需得到有效缓解。

纪委监委介入

今年四月,局势发生显著变化。区委巡察组在接到相关反映后,区纪委监委立即展开行动。章贡区纪委副书记兼区监委副主任赖芳艳指出,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向赣江街道提出整改要求,并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发送了提醒函。

这种监督的介入至关重要,凸显了行政监督在民生改善方面的积极作用。纪委监委的深度参与,为社区食堂的布局优化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并确保了街道及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并着手解决存在的问题。

整改具体措施

纪委监察部门推动下,实施了多项整改措施。赣江街道通过资源整合与布局优化,例如,撤销小南社区食堂,将相关设施并入大公路社区食堂,并引导居民至新地点用餐。此外,对于马坡岭社区食堂,进行了选址的多方论证,并加速建设进度,同时将其运营权交由第三方承担。

该系列举措在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表现突出,有效解决了以往资源浪费及布局不科学的问题。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遭遇诸多挑战,如如何确保第三方运营质量等问题,亟待深入分析和探讨。

社区食堂:让老人在家门口品尝幸福味道,章贡区优化布局获赞  第2张

食堂新貌与成效

整改完成的大公路社区食堂已显现出良好效益。记者观察到,食堂内环境干净,桌椅排列有序,老年人可以自由选择菜品。小南社区的居民也被引导至此用餐,刘阿姨等居民对这一调整表示赞赏。

食堂新布局彰显了资源优化配置的成效。据数据统计,章贡区已陆续建成52家社区食堂与助餐点,日均服务超万人次的用餐老人,显著提高了助餐服务的质量。

制度与监督护航

章贡区纪委监委积极督促区民政局出台《章贡区加速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发展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旨在优化社区食堂的布局和建设,并强化监管力度。此外,派驻纪检监察组对资金使用情况实施日常监督。

社区食堂的建设得以通过制度和监督得到合理推进,有效降低了资源浪费和不良行为的发生,并确保了其持续和健康的成长。然而,展望未来,如何进一步优化服务,提升老年人的满意度,仍需不断深入研究和完善策略。

在社区食堂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促进老年人参与管理或提出意见建议?欢迎各位点赞并转发,同时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