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20 年研究培育!临潼石榴种植户选育新品种,果实颗粒大还抗寒抗裂果  第1张

临潼地区石榴栽培历史悠久。近期,陈重权等果农通过不懈努力,培育出新型石榴品种,并引领村民迈向富裕之路,这一进展备受关注。这一过程融合了创新精神与坚定毅力,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斗志。

临潼石榴的新品种

临潼地区在石榴种植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陈重权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成功培育出“田心1号”与“农夫2号”等石榴新品种,这些品种适宜在临潼本土种植。其中,“田心1号”是通过将本地石榴品种‘大白皮’与‘临选2号’进行人工授粉和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表现出色,具有抗旱、抗寒、抗裂果的特性,且坐果率高,果实颗粒饱满。这些特点对于推动临潼石榴产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陈重权还积极引进其他地区的石榴品种,进一步丰富了临潼石榴的品种多样性。

近 20 年研究培育!临潼石榴种植户选育新品种,果实颗粒大还抗寒抗裂果  第2张

临潼石榴的发展不应仅依赖传统种植技巧。陈重权认识到科技在种植领域的关键作用,因此积极投身于新品种培育等技术的探索。此举旨在提升临潼石榴在品种上的竞争力,同时也是临潼石榴种植业紧跟时代步伐的体现。

从农民到高级农艺师的转变

陈重权,年届五十二,与石榴结缘已逾三十年。他并不满足于依赖传统经验,而是持续学习前沿的种植理念和技术,并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在长期的探索中,他不懈努力,成功从一名普通农民蜕变为一名高级农艺师。这一转变之路,充满了挑战与汗水。

陈重权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始终没有忘记他的乡亲。他深知,若能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于人,将助力更多果农迈向富裕之路。作为众多果农中的先锋,他在种植技术革新的征途上,已迈出了坚定而关键的一步。他的成功转型,为众多果农树立了值得学习的典范。

近 20 年研究培育!临潼石榴种植户选育新品种,果实颗粒大还抗寒抗裂果  第3张

石榴种植技术的传授

陈重权,一位资深的高级农艺师,肩负着高度的责任感。他全年无休,往来于斜口、铁炉等石榴主要产区。在此,他致力于石榴种植的各类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丰富,包括引种、选育、嫁接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和套袋等实用技巧。在田间地头,他亲自指导,进行一对一的教学。

王超美农户是这一变革的受益者。他家中种植了15亩石榴,过去由于缺乏科学管理,产量并不理想。在陈重权的专业指导下,王超美掌握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其商品果率显著提高,产值同比增加了5至8万元。这一成果充分展现了陈重权技术传授的实际成效,同时也改善了众多果农的生产状况。

近 20 年研究培育!临潼石榴种植户选育新品种,果实颗粒大还抗寒抗裂果  第4张

成立石榴农民合作社

2016年,陈重权投入200万元资金,在西安市临潼区田心村创立了石榴农民合作社。这一举措对石榴产业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合作社吸纳了38户社员,石榴种植面积扩展至300亩以上,同时培育了68个临潼本土石榴品种。此外,合作社还从山东引进了“秋艳”等新品种。

合作社的设立显著提升了石榴的产量与品质,年产量达到240吨以上,年产值超过120万元。此举不仅提升了果农的经济收益,还进一步完善了石榴产业链。特别是“汉园榴果”与“陈尧农夫”两大品牌,更是增强了石榴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品牌背后的情怀

陈重权创立的“陈尧农夫”品牌承载着非凡的寓意。在杨家村的陈尧组,他种植石榴数十年,对石榴怀有深厚的情感。“陈尧农夫,为榴而生”不仅是一句标语,更是他一生热爱石榴的写照。这一事实亦彰显了当地石榴产业背后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深厚的情感纽带。

品牌通常承载着文化和情感,当个人如他般将个人情感融入品牌,这一做法显著增强了品牌的吸引力。在优质产品和品牌效应的双重推动下,当地的石榴得以拓展至更宽广的市场,成为推动当地农业繁荣的一张璀璨名片。

众多“土专家”助力乡村振兴

在临潼乡村,诸如陈重权这般的“土专家”为数众多。他们均具备陈重权那样的技术知识、经营管理能力和管理技巧。截至目前,临潼区已成功培养出3715名高素质农民,其中包括57名高级职业农民和142名中级职业农民。

他们是村民致富和乡村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扮演着“先锋”和“主力”的角色,引领临潼乡村稳步迈向振兴目标。然而,在推进这一进程的同时,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才留下,成为支持乡村发展的“新土专家”?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您的观点,并对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