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迎宾大道上的长山河大桥,作为浙北高等级航道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南北走向,北端始于史桥大街平交口北侧,横跨杭平申线航道。大桥的建成显著增强了浙北内河集装箱的通行能力,对嘉兴港和宁波舟山港的经济辐射范围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一成就不仅令人鼓舞,更预示着嘉兴水运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长山河大桥建设进展
长山河大桥的建设正在有序进行。按照既定工程计划,预计到11月底,东西两幅主桥的主要受力构件将全部完成吊装。这一关键进展意义重大,为大桥主跨施工打下了坚实基础。工程的进度体现了承建方的效率与实力,每个环节的按期完成,都紧密关联着浙北高等级航道网的未来发展。
自项目启动以来,便吸引了众多目光。目前,施工进展顺利,与既定计划相符。这一进度保证了预期效益的提前实现。无论是集装箱吞吐能力的增强,还是港口经济辐射区域的扩大,这些目标都在工程进展中逐步实现。
嘉兴的区位优势助力水运
嘉兴地理位置独特,前海后河的优势极为罕见。凭借浙北唯一的出海口和长三角地区的高级航道网络,嘉兴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海河联运条件。这样的天然条件为嘉兴水运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无疑是对嘉兴的一份珍贵馈赠,只要妥善运用,便能成为推动其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
嘉兴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其水运项目得以持续增长和拓展。这一优势在国内极为罕见,且在国际舞台上亦具备一定竞争力。嘉兴有望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打造完善的海河联运体系,为城市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嘉兴水运项目多面发展
嘉兴水运建设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今年,嘉兴内河千吨级航道得以进一步连通,沿海码头等级持续提高,内河码头建设与发展亦呈现快速势头。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乍浦塘段航道已基本完工,阻碍航行的老旧桥梁即将被拆除,预计年底前,96标准箱的三层集装箱船舶将能够抵达嘉兴港。此外,杭申线(嘉兴段)的三级航道改造工程也全面启动。
嘉兴市在水运领域的全面发展战略得以并行推进,凸显了其在该领域全面布局的坚定决心。每个项目的顺利实施,都将对嘉兴的水运体系带来正面效应。航道的全线贯通,码头能级的提升,无不推动嘉兴水运向更高效率、更完善的体系迈进。
独山港区建设成效显著
嘉兴港独山港区建设进展显著,其中A5A6、B21B22、B21B26等六个万吨级泊位以及独山海河联运Ⅱ区内的内河港池已基本完工。尤其是B25、26泊位,自10月底开港以来,它们遵循了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设计。该区域配备的岸桥设备可实现远程操控,堆场龙门吊作业实现无人化,成为嘉兴港等级最高的多用途码头泊位。
独山港区被认为是具有极大开发潜力的深水港区。随着B25、26泊位的投入使用,该港区展现出诸多优势。它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海河联运的优势,实现运输通道的无缝对接,而且有助于缓解公路运输的压力。这种既环保又高效的运输模式,为区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内河公用作业区建设热潮
嘉兴今年全力推进内河公用作业区的建设进程。其中,海宁的星光作业区和嘉善的陶庄作业区等区域的建设进展迅速,呈现出旺盛势头。与此同时,包括各县市的港区六里桥作业区、海盐的澉浦作业区等在内的多个作业区建设也在同步进行。这一建设高潮为嘉兴的水运网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补充。
嘉兴市内河公用作业区的建设,有助于提升货物运输的分散性和效率。嘉兴市正同步推进多个作业区的建设,这一举措体现了其在水运基础设施方面全面规划的战略思维。这些作业区预计将服务于更多企业,进而促进嘉兴经济的持续增长。
水运投资成为增长新亮点
在2023年的前10个月,嘉兴市内河港口的投资总额已突破8.1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是原定计划3.4亿元的两倍多。这一统计数字清晰地展现了嘉兴在水运领域投资方面的强劲势头。内河港口的投资已成为嘉兴水运领域的新兴增长动力。
增长是否能够维持,这一点引发了广泛的思考与讨论。嘉兴投资增长显著,这一现象体现了该市对水运发展的积极预期。展望未来,嘉兴如何在水运领域持续保持活力并实现收益增长,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诚挚邀请各位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