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畔村:移风易俗新风尚,百万捐资暖人心  第1张

晋江磁灶镇岭畔村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备受关注。村书记吴顺金带领,老年协会助力,众多企业家慷慨解囊,共同为该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过程中,乡村共建与移风易俗的成果尤为显著,既令人感到欣慰,又引发了深入的思考。

村书记引领村庄发展

吴顺金书记在岭畔村的领导地位举足轻重。在他的引领下,该村逐步显现出新的发展态势。这一变化并非短期内完成,而是源于他长期规划与日常决策中的智慧体现。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村民生活改善,吴书记的身影无处不在。他深入村民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并积极寻求村庄发展的新契机。若没有他的领导,岭畔村的发展可能受到影响。在他的全面布局下,吸引了更多力量加入村庄建设。

从长远视角审视,自吴顺金上任伊始,便不懈努力,旨在重塑岭畔村形象。他主动联络各方力量,持之以恒,将心血倾注于村庄的各项事务之中。这一举措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岭畔村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老年人协会助力乡村美化

岭畔村:移风易俗新风尚,百万捐资暖人心  第2张

岭畔村的老年人协会在美化建设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他们充当着沟通的桥梁,将村民与外界资源等多重联系紧密连接。在众多项目中,他们主动参与并积极协调,包括环境整治和文化建设等。他们深入村庄的每一个角落,针对需要改善的部位投入行动。凭借其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崇高威望,他们激励村民们积极响应村庄建设的倡议。

老年人协会的成员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在乡村公共空间的规划与乡村文化活动场所布局等方面,充分展现了对乡村的深厚情感。他们不仅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还利用个人影响力,广泛宣传乡村文化,致力于传承乡村的历史记忆。

移风易俗成果显著

岭畔村对移风易俗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老人协会的积极宣传推广下,村民们对此反应热烈,成效显著。比如,企业家吴友进简化了女儿的十六岁生日宴席,并将节省下来的资金100万元捐给了岭畔村老人协会。这一行为反映出村民在物质生活富裕之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关注与投入。

吴清江在治丧期间展现了移风易俗的典范行为,值得称赞。他精简开支,将节省下来的20万元分别捐赠给了乡村振兴事业和老年人协会,各10万元。这一举措体现了岭畔村积极倡导的价值观正逐渐被广泛接受,形成了移风易俗的积极氛围。

企业家的慷慨善举

岭畔村企业家在村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吴友进向802位老人每人发放了1000元慰问金,并向乡村振兴事业捐赠了30万元。这些善行与村庄的发展建设息息相关。吴建家和吴建发各自捐赠了10万元,共同设立了磁灶镇梅溪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培训基地。在追求事业成功的过程中,他们没有忘记对家乡的回馈。

在此背后,不仅体现了他们的爱心,更彰显了对家乡文化及发展的深切责任感。他们投入资源于乡村,促进了文化的兴盛与进步,为南音爱好者提供了培训和学习的资源,这充分说明了他们深刻认识到本土文化传承的至关重要性。

南音文化的传承发展

岭畔村企业家的大力支持下,南音文化在区域内得以延续与壮大。超过50位南音爱好者参与了培训课程。他们于6月24日参加了晋江市举办的第十八届南音会演,并在10月8日参与了泉州电视台举办的“村晚·乡音”活动。这些活动有效地展现了南音的独特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在岭畔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在企业家们的支持下,村民们重新点燃了对南音的热情。从村庄内部的文艺活动到市、电视台的演出,南音文化的影响力正逐渐增强,这一过程清晰可见。

村民的积极响应

村民对村庄的益民工程和移风易俗等系列措施给予了热烈响应。他们对乡贤们的善行表示由衷的感激。在目睹村庄从外在美到内在质的转变过程中,村民们的喜悦之情与对村庄美好未来的期待与日俱增。他们不仅全力支持村书记的工作,还积极响应老年人协会的倡议,同时对企业家们的慷慨捐赠心存感激。

岭畔村的持续发展得益于村民强烈的集体意识,这股力量不容忽视。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他们积极践行村庄倡导的新文明风尚,相互影响、相互激励,共同塑造了村落的和谐与美好,展现出了新的风貌。

在深入了解岭畔村一系列令人鼓舞的发展历程之后,你是否觉得你的家乡存在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如有任何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