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各地纷纷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在此领域表现尤为显著,特别是通过推进畜牧业发展,尤其是特色养殖,成功开辟了增加民众收入的崭新途径。这一举措无疑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一个亮点。

松溪县畜牧业成富民产业

松溪县将畜牧业确立为主导培育产业。近年来,这一举措促使当地养殖户踊跃参与产业发展。当地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牧业的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整个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松溪县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在此发展背景下,众多养殖户展现出各自的才华,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了该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年入 850 万!福建松溪这个养牛场为何如此赚钱?  第1张

松溪县畜牧业的增长不仅体现在养殖户数量的提升,更显著的是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紧密联系。这种产业发展模式使得乡村劳动力得以在本地就业,实现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有效提升了居民收入。同时,它还促进了周边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这些变化对于区域经济稳定性的提升作用不容小觑。

华农家庭农场示例

渭田镇潘墩村的华农家庭农场,作为松溪县畜牧业发展的典范,引人注目。步入农场,牛鸣声此起彼伏,牛群悠然地咀嚼着草料。现代化的饲料推土机和投喂车等设备,正忙碌地工作。农场负责人潘国新,对记者分享了他的养牛收入。2023年,农场肉牛出栏量超过300头,收入高达850万元,纯利润近100万元,这些成绩充分展示了农场的显著成就。

年入 850 万!福建松溪这个养牛场为何如此赚钱?  第2张

此外,农场对周边农户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中,不少农户,尤其是脱贫户,年均可增加收入五万元,村庄的财政收入也增至两万元。华农家庭农场在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始终牢记社会责任,主动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该区域的核心推动力量。这种推动作用犹如一颗种子,播撒了希望,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生根发芽,引领周边地区的发展迈向新的高峰。

原位发酵床生态养牛技术

潘国新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原位发酵床生态养牛技术。该技术具备显著的环保效益和成本降低优势。相较于传统养牛场,其显著特点在于完全杜绝废弃物和排泄物的排放,在环境保护方面达到了极致。此外,该技术还能节省80%的用水量,这在当前水资源紧张的大背景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人工成本可节省超过50%,从而确保相同投入带来更高收益。在后期处理中,农场能够在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对牛粪进行深度加工,制成有机肥料。这些措施将环保与经济效益完美融合,成为现代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生态养殖中的循环利用

华农家庭农场不仅在某一个环节上实现了环保与效益的双重收获,而且在整个生态养殖过程中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并降低了污染。以玉米秸秆作为饲料,这一做法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从解决渭田镇农业环保问题的角度来看,该镇曾因废弃玉米秸秆的处理问题而困扰,而农场的这一创新措施成功避免了田间焚烧秸秆所带来的污染问题。

同时,对于村民而言,这亦是一条增加收入的便捷途径。农场每年从周边农户手中收购玉米秸秆,总量超过4000吨,收购总价达到120万元。这种将农业废弃物转变为经济效益的模式,充分展示了生态养殖中循环利用的巨大价值。

提供就业岗位

该产业链的兴起为当地农民工带来了众多就业机遇。至今,已为农民工提供超过200个季节性工作岗位,并在厂内固定雇佣了6名员工。受雇的工人主要来自周边地区的脱贫家庭或农业从业者。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这些岗位犹如雪中送炭,有效改善了部分家庭的经济状况。这种产业推动就业的模式不仅稳定了社会民心,还防止了农村地区出现闲置劳动力的现象。

未来规划展望

潘国新对农场未来发展有着明确蓝图。他计划在肉牛养殖的基础上,将牛粪与当地食用菌废弃料、百年蔗渣进行混合处理。通过无害化处理,这些混合物将被深加工成有机肥料。这种肥料用途广泛,适用于茶园、果园、田地、林地以及食用菌培育等多个领域。若此规划得以实施,将显著提升农产品产量与品质,并增强其市场附加值。

此方法不仅拓宽了废物利用的领域与成效,而且促进了村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同时也为村庄经济增添了更多收入渠道,持续优化了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机制。对此,读者朋友们,您认为松溪县的特色养殖模式是否适宜在全国各地进行推广?欢迎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