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武昌医院,一件温馨的举动感动了众人。一位患者向那位十年如一日治疗其妻子疾病的医生,赠送了一首亲手书写的诗歌。这一感人场景,不仅体现了患者对医生的深深感激,也彰显了医生医术高超、仁心仁术的职业精神。
病痛困扰十年
李奶奶现年79岁,十年前她开始遭遇不明原因的腰部疼痛。起初,她并未对此给予重视。然而,近四年来,腰部疼痛逐渐加剧,小腿及足部出现麻木感,导致她无法独立站立,出行时不得不依赖拐杖和轮椅。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她尝试过就医,也曾被告知需要手术,但由于年龄原因,她倾向于保守治疗。这样的状况使得李奶奶的生活陷入了极大的痛苦,日常活动受到极大限制,身体的疼痛不断侵蚀着她的意志。她急切地期盼能够找到一种方法,以解除这种痛苦,重拾正常的生活。
李奶奶的日常生活持续了十年,始终被病痛的阴影所笼罩。在这期间,她与家人不断探索各种治疗方法,但始终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这一困境。
选定信任之医
李奶奶曾接受柳昊教授主刀的肱骨骨折手术,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基于外孙女的推荐,李奶奶选择再次寻求柳昊教授的帮助。在就医过程中,李奶奶及其家人对柳教授充满信任,这种信任源自于他们过往积极的就医经历,他们坚信柳教授能够有效缓解李奶奶的病痛。
柳教授在面对病痛的折磨时,做出了坚定的抉择,犹如一束希望的曙光。凭借其丰富的成功手术经验,患者和家属对其充满期待,坚信在柳教授这里,或许能找到治愈病症的希望。
病症确诊环节
经过细致的检查,李奶奶被诊断为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腰椎退行性病变。柳昊教授解释称,腰椎间盘突出是导致神经根和脊髓受压的原因,进而引发了下肢麻木和疼痛等症状。这些病症如同潜伏在体内的定时炸弹,逐步侵蚀着李奶奶的身体健康。
确诊疾病对后续治疗极为关键,柳教授凭借其专业的检查技术,精确地评估了病情。这一步骤是迈向有效治疗的关键环节,同时也为制定治疗方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选定手术方案
柳昊教授指出,李奶奶的保守治疗方法无法有效减轻疼痛,因此他建议采取手术治疗。他计划为李奶奶实施腰椎后路植骨融合术,并附加腰椎间盘摘除及椎管减压术。该手术涉及去除骨赘和韧带,扩大椎管空间,摘除椎间盘以缓解神经根压迫,最终通过植骨和内固定实现融合。
该方案针对病症的复杂性而设计。其结构相对复杂,却拥有众多显著优势,例如减少创伤、快速见效,并确保腰椎的稳定性。柳教授对家属进行了详尽的手术原理及优势阐述,赢得了家属的信任与赞同。
手术成功治愈
柳教授及其团队耗时三小时,成功实施了手术,根除了困扰李奶奶长达十年的疾病根源。术后,李奶奶的病情迅速改善。在一周后出院之际,她不仅疼痛感消失,还能独立站立。这一变化对李奶奶及其家人而言,宛如新生。
在这3个小时的时间里,柳教授及其团队倾注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辛勤汗水。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李奶奶一家喜出望外,他们的生活似乎重新焕发了生机,摆脱了病痛带来的阴霾。
感恩双向互动
李奶奶的老伴在出院之际,将精心装裱的诗作赠予柳教授,以表达感激之情。这是柳教授从业多年以来,首次收到如此独特的礼物。柳教授对书法情有独钟,因此回赠了“比德如玉”四字。同时,柳教授还提醒患者回家后需注意休息,并关注腰部健康。他详细讲述了腰间盘突出的成因。
医院内,一场感恩互动传递了温情。患者家属真挚的谢意与医护人员善意回应及关怀并存,共同展现了医患间和谐的情感交流。
这一事件引发深思,不禁让人疑问:在当前医患关系中,如何使更多充满温情的医患故事成为普遍现象?我们期待读者积极点赞并分享,共同深入探讨这一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