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有位名叫储德素的老人,自16年前起便持续向岳西县红十字会捐款。这种持之以恒的善举,彰显了他的慷慨大度。他所保存的捐款收据,足以覆盖一整张八仙桌。这些收据背后,蕴含着无数令人感动的动人故事。

他节俭到一盘青菜一碟咸菜就是一餐,却连续 16 年捐款,铺满一整张八仙桌  第1张

汶川地震触发首次捐款

2008年,汶川地震爆发,储德素通过电视目睹了灾区孩子泪流满面的场景,内心深受触动。全国范围内,援助四川灾区的热情高涨。储德素在电视上看到捐款号召后,立刻携带1000元现金出门。他前往单位设置的捐款点,完成了人生中的首次捐款。这善举标志着他16年不懈捐款历程的开始。面对灾区的孩子们,储德素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己所能,哪怕微薄之力,也要为他们贡献一份爱心。

多年之后,那些曾目睹他捐款的工作人员,对那幕情景依然记忆深刻。彼时,前来捐款的多为企业家或收入稳定的市民。在众多捐助者中,储德素的着装显得格外简朴,甚至略显陈旧。然而,他的善举并不逊色于任何人。

持续向红十字会捐款

储德素在首次捐款后,得知岳西县红十字会持续接收善款。自那以后,他定期前往红十字会进行捐赠,每次金额从一百至两百元不等,有时甚至高达上千元。这一习惯,他持之以恒了16年之久。尽管他记不清具体捐赠的次数和金额,但厚厚的捐款收据清晰地见证了这份执着。为了筹集捐款,储德素不懈地积累每一分收入。他通过回收废纸箱至回收站,每次仅能赚取一角两分,有时辛勤劳作一整天,收入也只有十几元。然而,他毫不犹豫地将这些血汗钱捐献出去。

儿女支持老人善举

储德素的捐款活动始终保持着低调。起初,他对于子女可能对此表示反对感到担忧。但随后,子女们得知他的善举后,纷纷表示支持。储德素心中的重担随之减轻,他对此更加坚定,决心持续捐款。这一决定也为他的家庭带来了积极向上的氛围。家人的支持还激励着储德素在慈善事业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邻居不知老人善举

储德素平时行事低调,悄然捐款,即便与他是邻居,长时间内,人们也未曾察觉这位老人在默默进行着长期的善举。在邻里眼中,他不过是一个平凡的老人,鲜有人料到他会持续多年进行捐赠。邻居储冰翔曾表示,在了解储德素的事迹之前,他一直认为捐款是富人的专属行为。储德素的这种低调行善,彰显了他不求名利的高尚情操。

事迹见报引发反响

近两年来,岳西县红十字会推荐的事迹中,储德素的名字逐渐在媒体上露面。当居民们阅读到这些报道时,众多人难以置信,报道中的“储德素”竟是他们熟识的普通人。这一事件促使周边居民重新审视对善行的理解,意识到一个平凡老人竟能够成就如此崇高的善举。岳西县妇联的工作人员指出,储德素的善举激发了众多人内心善意的共鸣与涌现。

带动他人加入捐款行列

储德素近年来的捐款凭证上,其姓名之后,频繁出现其他人的名字。6月27日,储德素在岳西县红十字会捐出今年第二笔捐款之际,身边陪同的三人引人注目。其中,有人是在储德素收废品时结识的,也有人是在听闻其善举后主动与他取得联系。储德素的行为已感染周围人,促使更多人投身于捐款和慈善活动。这种正面而深远的影响,宛如星火燎原,在这个小县城中逐渐扩散。

储德素自多年以来一直默默进行捐款,其行为既伟大又低调。他时常表示所捐之款微不足道,然而每一笔捐款都承载着他的真挚心意。各位读者,在你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默默奉献的善士?希望各位能够为这个故事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相似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