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华南国家植物园,看法老之蛇越烧越长大  第1张

2024年11月2日,华南国家植物园迎来盛况,中国科学院第七届科学节广州分会场及“和自然为伴,与科学同行”自然教育公民科学行动计划正式启动。现场科技展示琳琅满目,宛如一场科学盛宴,吸引了众多目光。

科技成果展吸睛

活动现场,各类展示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其中,精致的科技成果模型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向未来科技的门户。华南地区多家研究院所纷纷展示了他们的“家底”,例如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南沙)展示了单人喷气飞行背包的模型。这款小巧便携、背负式的装备,能够使人自由飞翔于空中,并且已经成功进行了多次试飞。此外,还有诸如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机构通过平台发起的公民科学行动计划,这些活动都充分展示了此次活动的多元化成果。

同时,在“创新展”上,观众可以看到诸如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等一系列创新成果。这些成果以实物和模型的形式呈现,为公众提供了直观感受,仿佛让他们亲临科技前沿。

趣味化学实验

孩子们对“法老之蛇”实验表现出了极大的惊叹。该实验由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的科学家现场亲自演示操作。

现象看似违背常理,实则因糖与小苏打按4:1比例混合所致。小苏打在受热分解时释放二氧化碳,使糖燃烧后的碳变得蓬松,宛如魔法般出现“黑蛇”。这种简单配料的奇妙反应,令现场观众领略到化学的神奇与魅力。此类实验激发了孩子们对化学的兴趣,促使他们开始对这种看似不合常理的科学现象产生疑问。

独特载具展示

广东南沙的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展示的单人喷气飞行背包(模型)备受关注。

该成果展示了空天科技领域的创新。其设备体积小巧,操作简便,将个人飞行的愿景拉近至现实。在场观众目睹其展示,仿佛预见未来人类如同鸟类般自由穿梭天际的景象。这款装备经过多次试飞均告成功,若能广泛推广,无疑将对交通、出行乃至更多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对于航空爱好者来说,此次展示宛如兴奋剂,激发了他们对航空科技的无限憧憬。

活动板块多样

本次科学节以“科学”为主题,旨在激发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心,并探索科学如何连接我们的未来。

“嗨剧场”通过科学文艺表演呈现科学的独特魅力。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使得科学不再显得单调乏味。“零距离”环节引领公众踏入华南国家植物园标本馆,近距离观赏珍贵植物标本。公众得以一窥植物学家的工作日常,体会其严谨的科研态度。这些板块多样化的功能,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无论是喜爱观看表演以了解科学的人,还是渴望深入科研场所探索的人,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自然教育计划

“和自然为伴与科学同行”计划意义重大。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携手多方面力量推出了该计划。随着自然教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此计划旨在让公众更深入地体验自然中的科学。依托华南国家植物园等自然环境资源,公众得以更有效地探索科学奥秘,并通过自然教育活动深化对科学的认识与热爱。此举标志着科学从科研机构走向公众,迈向自然领域的关键步骤。

颁发奖项鼓励科普

现场颁发“中国科学院科普进校园湾区百校行”优秀组织奖。

该奖项的授予旨在激励更多机构投身科普工作。科普活动走进校园,能有效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心中对科学的种子。这犹如一支指挥棒,指引更多资源投入到科普领域,让科学知识的普及惠及更多孩子和地区。获奖者的成功案例也为其他机构提供了借鉴,共同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使其更加广泛和深入。

关于下一届科学节能展,您最期待目睹哪些创新性的科技成果?敬请于评论区留言、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