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最新消息指出,成都第一条设有高架段的全自动运行线路——27号线一期工程,目前已完成空载试运行。该线路预计将在本年度内正式开通,这一进展无疑是成都轨道交通领域的一件重大喜事。
27号线一期空载试运行
10月31日,成都轨道集团发布消息,27号线一期工程已开始空载试运行。该线路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成都首条设置有高架区间的全自动运行线路,其开通备受关注。这一重要事件在成都这座繁华都市发生,无疑将对市民的日常出行带来深远影响。相关部门对此已有周密安排,旨在确保线路后续正式开通运营的顺利进行。
27号线一期在试运行阶段受到广泛关注。列车运行时,各项数据均被实时收集,以供后续的优化和调整。广大市民对于正式开通的日子充满期待。
成都交控研发情况
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内的成都交控扮演了关键角色。至2021年末,50名研发人员着手全自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研发工作。该项目研发周期较长,经过不懈努力,产品开发于去年9月圆满完成,并在短短一年内实现了产品的交付。
成都交控副总经理奚佳毅对研发进展进行了阐述。其研发团队成功引入了“全电子联锁技术”,首创了“自主后备运行模式”,并特别设计了“湿轨模式”。这些创新成果共获得17项专利,彰显了成都交控在轨道交通技术研发领域的强大实力。
研发成果意义
全自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到了全面提升,得益于这些研发成果。其中,新技术的应用在行业内填补了技术空白。以“湿轨模式”为例,它专门针对27号线一期的特定工况进行了定制。
27号线一期的建设意义重大,其对整个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亦具有促进作用。该技术创新有望在其它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中得到应用,进而为更广泛的公众提供高效且安全的出行服务。
真实轨道参数测试
成都交通控制中心正在运用实际轨道区域及车载设施进行现场模拟测试。其目标明确,旨在确保线路在本年度内以高标准顺利开通。这一测试步骤至关重要,它关联到众多技术细节与安全标准。
为确保列车在正式投入运营后运行无忧,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技术人员将深入研究测试数据,并据此进行优化调整,旨在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自动驾驶列车服务。
技术的异地应用前景
成都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的列车运行系统展现出巨大的跨地域应用潜力。该系统针对不同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环境进行定制开发,预计将在北京、深圳、苏州、天津等众多国内城市得到广泛应用。
全国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面对着多样化的应用环境,成都交通控制系统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为列车的全自动驾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一成就标志着成都的轨道交通技术正逐步扩展至全国范围,为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成都的力量。
园区内相关企业合作
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企业间的合作表现出色。成都安扉科技有限公司,由成都轨道产投集团等机构共同设立,专注于站台门综合系统的研发。此外,成都轨道产投集团及其他集团共建的车辆空调“研造修”基地,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
多家企业正进行合作与交流。例如,成都交控与相邻的成都安扉科技有限公司携手研发站台门系统及列车信号系统的互联互通技术。此类合作有助于减少开关门所需时间,加快站台门故障的解决效率,从而直接惠及乘客的出行体验。
各位对27号线一期正式开通后的服务有何期望?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于评论区留言。同时,欢迎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