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泽湖浅层地热能开发项目备受瞩目,明年即将投入使用的消息吸引了广泛关注。这一项目不仅将为居民带来冬季温暖和夏季凉爽的居住体验,同时也将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
项目总体概况
长沙市西北部的滨水新城湘江沿岸,坐落着大泽湖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项目规划区域覆盖31.4平方公里,划分为8个供能片区,总计规划供能建筑面积达1433.45万平方米。项目规模庞大,凸显其在区域能源布局中的关键地位。其中,大泽湖海归小镇能源B站和C站作为重点建设,其总供能建筑面积为426.39万平方米,占据了规划面积的一定比例,为该片区提供能源供应。
相关部门已对大泽湖片区的开发与利用制定了具体的规划,并正积极推进实施。一旦两座能源站及其配套管网投入使用,将显著改变大泽湖片区商业、住宅及学校等领域的能源供应状况。
能源B站情况
望城区城发集团承担了大泽湖海归小镇能源B站的建设任务。该项目的建筑面积约为7000平方米,总投资估算为3.42亿元人民币。该站的供能服务覆盖区域明确,包括北三环、阅江路、环湖路以及金星北路所围合的区域。在建设进度上,目前站房二层主体结构施工已告完成,尾水接驳基坑支撑工程正在进行中。预计到2025年3月底,该站将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此外,该站点敷设的管网总长度约为14公里,可供应的建筑面积达到约148.84万平方米。
大泽湖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的发展离不开B站的构建,这一环节对于项目的推进至关重要。B站的建设进度直接关联到项目的供能时间表和能力范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泽湖海归小镇能源C站的设计中,供能建筑面积约为277.55万平方米。供能管网的总长度约为15公里。C站与B站协同负责该区域的供能工作。两站功能定位相互补充,C站承担了更重的供能任务,这从供能面积的规划中得以体现。
目前,C站与B站的管网建设进展顺利。项目整体需新建约30公里的供能管道。其中,C站已安装管道11.06公里。各项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以确保两座能源站的管网建设能在2025年底前全部完成。
生态环保价值
大泽湖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投产后,将显著提升生态环保水平。该项目每年预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2.79万吨,这一数据直接体现了其对环境的正面影响。这一减排量相当于种植了一片拥有155万棵树的大森林。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该项目有助于有效缓解该区域的城市热岛效应。
在全球范围内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的当下,大泽湖项目在环境保护领域的贡献显得尤为关键。这一贡献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为其他地区在开发类似项目时提供了环保效益的借鉴和参考。
收费方案与效益
长沙市滨水生态智慧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已成功制定收费方案。在大泽湖片区,浅层地热能集中供能主要通过能源配套实施费和能源使用费两种方式收费。这一方案对用户而言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相较于传统的“空调+地暖”组合,能节省大量开支。具体来说,它可减少空调系统建设初投资约40%以上,且在同等使用条件下,年使用费预计可节省35%以上。
从经济性视角分析,此收费模式有助于吸引更多用户加入浅层地热能集中供能系统,进而促进项目的持续与健康发展。
智慧系统提升服务
长沙市滨水生态智慧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构建智能化系统,以优化服务品质。该系统将实现用户无需离家即可查询能源消耗情况、自助完成缴费等功能。此举旨在提升用户体验,进而增强用户对浅层地热能供能方式的认可度。
该智慧服务使得大泽湖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项目在技术和服务层面实现了现代化,同时也满足了现代人对便捷生活的追求。这样的变化是否会促使更多人主动加入这一供能系统?我们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您的观点。同时,欢迎点赞和转发此篇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大泽湖浅层地热能项目的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