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南省因“潭美”残余低压系统和冷空气的共同作用,降雨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不仅影响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同时也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暴雨预警降级

海南暴雨预警降级!这些地区仍有降水,防范工作不可松懈  第1张

10月30日16时30分,海南省气象局在省政府批准下,将暴雨二级预警下调至三级预警。此调整基于当前的降水状况,显示出降水强度正在减弱。然而,防范措施仍需保持警惕。具体来看,过去24小时内,琼中、琼海及万宁地区的大部分乡镇降水量已超过250毫米。

预警调整传递了关键信息,考虑到历史降水记录,各相关部门及公众需持续关注最新动态,并遵循气象部门的建议,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海南暴雨预警降级!这些地区仍有降水,防范工作不可松懈  第2张

过去降水数据

28日08时至30日15时,数据令人震惊。海南岛13个市县涵盖的65个乡镇(区)降雨量均超过400毫米,其中琼海等7个市县38个乡镇降雨量更是超过了500毫米。情况更为严重的是,琼海、琼中和万宁3个市县的部分乡镇降雨量创下新高,11个乡镇降雨量超过700毫米,4个乡镇降雨量超过900毫米,琼海市会山镇的降雨量更是高达1062.8毫米。

如此显著的降水规模需引起广泛关注,这表明前期降雨呈现极端特征,对当地的水利、农业、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均构成了严峻挑战。

30日夜间降水预测

30日夜间,预计部分乡镇将再次出现降水现象。具体涉及万宁、陵水、保亭、琼中、五指山以及三亚的部分地区,这些地方的降水量预计在10至30毫米之间。尽管与之前相比,降水量有所降低,但仍需引起重视。

饱和土壤及边缘脆弱的水利设施对任何微小的降水都存在潜在威胁,相关部门亟需精确制定防御策略。

陆地后续天气

自30日夜间起,陆地天气状况逐渐改善。30日夜间,海南岛东南部地区出现小到中等雨量,而其他区域则以多云天气为主,伴有零散的小阵雨。截至11月2日,全岛天气以多云为主,局部地区仍有小阵雨。气温方面,最高气温全岛普遍在29至32摄氏度之间,中部地区最低气温在20至22摄氏度,其他地区则在23至25摄氏度。

天气变化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体感温度,还对农业灌溉和出行计划等实际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指导作用。

海洋气象情况

风力状况在海洋各区域存在差异。30日晚,琼州海峡风力达到5至6级,阵风可达7级。北部湾海面、海南岛其他海域以及西沙等区域海面,风力介于6至7级,阵风达8级。从31日至11月2日,各海洋区域的风力普遍有所减弱。

海洋气象状况对海洋作业人员的作业活动及人身安全产生显著影响。渔民和相关部门必须依据实时气象信息,对作业计划作出及时调整。

灾害防御提醒

气象部门强调,次生灾害防御工作绝不能松懈。鉴于降雨异常剧烈,土壤水分含量较高,部分次生灾害存在滞后效应。相关部门需持续加强中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同时,还需严密防范城乡积涝、农田渍涝、中小河流洪水、山洪以及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的风险。

这些潜在风险可能随时触发,那么相关部门应如何确保所有预防措施得到有效执行?期待大家在阅读完本文后积极留言交流,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文章点赞及转发,以吸引更多人对海南气象状况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