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近期积极推广“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此模式作为推动区域农业绿色和生态循环发展的关键措施,备受瞩目。该模式创新性地实现了种植、养殖、菌业废弃物的再利用,并在玉开边镇、平泉镇等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成果对农业发展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镇原县发展思路明确

镇原县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变废为宝,构建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  第1张

镇原县提出“保粮、强禽、扩畜、增菜、提果、优药、养菌”的农业发展策略,旨在促进农业进步。这一策略并非空洞口号,而是基于详尽规划和长远考量的决策。该策略与当地土地、气候等自然资源紧密相连,兼顾了农业发展的现有优势与不足,旨在全面提升镇原县农业的效率、品质和可持续性。以粮食安全为例,镇原县注重粮食产量稳定与质量提高,这不仅关乎县域粮食安全,也是众多农业产业发展的根本。

基于这一发展理念,“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得以形成。该模式以种植业产生的秸秆等废料、养殖业排放的畜禽粪便、菌业自身的部分产物作为资源,实现三个产业间的废弃物相互利用,促进循环发展。在此模式下,各环节并非孤立,种植业产生的剩余物质为菌业提供营养,而菌业的废弃物则可加工成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肥料与饲料,如此循环往复。这不仅降低了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提升了整个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益。

开边镇的产业布局

开边镇成功吸引了甘肃沅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该公司的发展规划彰显了其坚定的进取意志。2023年,公司正式入驻,规划投资总额高达2.2亿元,分两期在两年内完成。项目预计流转土地1000亩,通过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整合农业资源,推动大规模农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此外,项目还将建设包括30万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和1.5万平方米的菌棚在内的大型设施。

镇原县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变废为宝,构建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  第2张

开边镇的沅山“三元双向”农业产业园项目进展迅速。其中,一期工程已流转土地552亩,并建成了17万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及2004平方米的爱尔兰温室食用菌棚。菌棒加工厂和烘干车间等基础设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而冷库、菌肥厂等设施仍在有序建设中。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超过5000万元。这一数据并非虚构,其实现将带动周边300余农户就近就业,对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具有积极作用。此外,新建的食用菌废棒循环再利用加工基地亦具有重要意义,拥有生物质颗粒生产线和专用有机肥生产线,对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平泉镇的农业探索

平泉镇的“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产业园表现优异。该产业园积极实践“三元双向”循环模式,并已初见成效。当地推广的肉鸡养殖与玉米种植相结合的模式运行效果显著,展现出强大的产业互补性。在平泉镇,玉米种植呈现出集中化和规模化的特点,周边地区玉米种植面积高达41.8万亩。这种大规模种植的主要经营模式包括小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经营。

玉米收获后,其中85%将由园区内的饲料加工企业统一收购。这种收购方式的高度集中化,有助于保障园区肉鸡产业饲料的稳定供应。该产业链的形成,不仅为玉米种植户提供了稳定的销售途径,而且确保了肉鸡产业——养殖户主要收益来源的持续稳定发展。这种供求关系明确、稳定的产业结构模式,不仅促进了资源的高效使用,还增强了区域农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镇原县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变废为宝,构建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  第3张

镇原县依托“三元双向”农业模式,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该县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其中,白羽肉鸡产业链的产能高达1.2亿羽,构筑了强大的肉鸡产业集群。西南部设有15万头肉牛养殖区,北部拥有50万亩优质饲草基地及40万只肉羊种养区,南部则建立了10万头绿色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这些区域性的特色养殖布局,充分发挥了地域资源优势与差异性。

三河川区成功创建了万亩规模的设施蔬菜和食用菌种植基地,有效利用了川区的优质土地资源,发展了土壤和水源要求较高的产业。同时,中南部地区打造了优质苹果提质增效示范基地,北部山区则建立了中药材标准化栽植基地,均依托各自区域特色优势实现了发展壮大。形成了“全域肉鸡养殖、山区草畜果药、川道设施瓜菜、塬面粮食生产”的农业布局,各板块相互补充,各司其职,最大限度地挖掘各地资源优势,助力镇原县农业全面进步。

镇原县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变废为宝,构建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  第4张

循环产业的效益展露

“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所取得的成效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将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提高至80%以上。这一具体数据真实地展现了该模式在降低废弃物排放、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显著优势。以开边镇新建立的废棒循环利用设施为例,其对食用菌废棒进行加工再利用的实践,生动地证明了这一模式的实际效果。

环境效益显著,经济效益亦不容忽视。开边镇项目一旦全面完工,预计年产量将超过5000万元,助力周边300多人就业。平泉镇通过玉米种植与肉鸡养殖的产业融合,确保了农民收益的稳定性,进而推动了地区经济的整体增长。在此过程中,镇原县范围内的养殖户、种植户和企业等多方实现了合作共赢,不仅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还有效降低了诸多外部风险。

未来的发展与期待

镇原县的“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具备广阔的发展潜力。例如,当前亟需深入探讨如何在农业产业发展中更精确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在技术运用方面,尽管废弃物循环利用率已超过80%,但探讨是否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这一比例,以降低资源浪费,亦为当务之急。市场需求的波动对全县农业生产产生直接影响,如何在现有产业模式基础上构建更为灵活的应对策略,亦是一大挑战。

尊敬的读者们,关于镇原县所采用的“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在应对市场波动时,您认为有哪些优化策略?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见解。此外,请不要忘记为这篇文章点赞及转发,以示支持。

镇原县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变废为宝,构建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  第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