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昌江黎族自治县遭遇台风“潭美”及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导致降雨量显著增加。在此期间,多处易积水路段积水严重,各地区亦普遍出现积水、漫水现象,严重影响了民众的出行。面对这一天气状况,多个部门已迅速采取行动应对。
多路段积水
昌江县城及各乡镇多段道路出现严重积水现象。例如,城区的环城东一路与环城东路交汇处等地,积水问题尤为突出。乡镇的石碌镇同样受到影响,部分路段积水导致交通中断。居民出行变得异常困难和危险,面临被积水围困或因积水引发其他事故的风险。此积水状况直接由强降雨天气造成,积水范围广泛,深度不容忽视,严重打乱了居民的正常出行计划。
积水地带潜藏风险,随时可能存在。连续强降雨导致交通秩序紊乱,车辆行驶受阻,行人出行更需提高警惕。积水深处可能藏有被冲开的井盖或其他危险物品,一旦疏忽大意,极易陷入险境。
多部门开始行动
昌江多个部门正积极处理这一状况。交通管理部门的民警已抵达易积水区域,例如环城东一路等地,现场均有民警进行交通指挥。他们工作繁忙,却井然有序地引导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同时,园林环卫服务中心的员工也深入积水及易涝区域开展清理工作。
工作人员正在对排水口进行细致检查,对每个排水雨篦子和井盖都不遗漏,并在井盖下方增设了防坠网。以城区主要街道为例,他们不断往返,确保排水系统顺畅,降低因排水不畅导致的积水风险,从而为公众打造一个安全的出行条件。
设置警示标识
设置安全警示牌是维护公众安全的关键措施。至10月29日,昌江地区积水较多的路段均可见到显眼的警示标志。在昌江黎族自治县城区,诸如环城东一路与环城东路交汇等关键节点,这些警示牌宛如无言的守护者,默默守护着过往行人的安全。
在县城的人民北路与环城东一路的交汇地段,亦设置了警示标志。这些标志持续对公众发出出行警示。其警示功能有助于公众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在不知情中进入危险地带。此举旨在降低不必要的伤亡和意外事故的风险。
保障桥梁安全
交通运输局在确保公众出行安全方面投入了大量细致的努力。特别是,保障桥梁安全被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昌江地区共有21处漫水路(桥),截至10月29日19时,已有7处漫水路(桥)的水位超过了安全标准,这构成了一个相当危险的局面。
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迅速采取行动应对突发情况。在石碌镇华润水泥(昌江)有限公司后门附近漫水区域,他们立即使用护栏对漫水桥段进行围挡,并增设了安全警示牌。同时,他们还对全县范围内的漫水路段(桥梁)进行了全面排查与管控,并设置了警示公告牌。此外,他们还安排了专人值守,确保车辆和行人不会进入危险区域。
部门协调合作
在此次危机应对中,部门间的协调与协作成为一大显著特点。园林环卫服务中心与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同时积极协作。园林环卫服务中心致力于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无阻,而交通运输局则专注于道路和桥梁的交通保障工作。
在某易积水区域,园林环卫部门在进行排水排查的同时,交通运输局负责对交通进行协调,并指导工程车辆停放。双方协作使得应急响应工作更加高效和有序,有效保障了民众的多重安全。此种合作模式具有推广价值。
民众安全保障
昌江相关部门对民众安全的保障措施覆盖全面。园林环卫服务中心不仅执行排查和值守任务,还配备了抽水机等应急设施。在人员配置、应急设备准备以及警示标识设置等方面,均实现了对民众安全渡过积水期的全面保障。
在当前时期,民众如何更有效地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以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效果?我们期待广大读者踊跃留言讨论,并对本文进行点赞和转发,以促进更多人关注昌江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