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风“潭美”的余波在海南琼海部分地区引发了强降水,相关应对措施及灾害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
“潭美”来袭琼海遇灾
10月29日,台风“潭美”外围环流与冷空气的共同作用,导致海南琼海市万泉河流域遭遇暴雨袭击。此恶劣天气状况给当地带来了众多挑战。由于万泉河流域地势等条件,在强降雨的冲击下,易发生危险情况。此外,冷空气的介入也使得降雨情况更为复杂,这无疑增加了当地气象部门预报预警工作的难度。
在当前这种状况下,相关部门需在众多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中,迅速作出应对措施,这其中包括及时向公众发布灾害预警信息等相关内容。
水库泄洪流量增加
海南省防汛防风防旱总指挥部发布水库工程防洪调度令,要求牛路岭水库自10月29日11时30分起增加下泄流量。该水库最大下泄流量限定在3500立方米/秒以内。与此同时,红岭水库自10月29日18时起,下泄流量提升至1000立方米/秒。此次调整主要基于对水库在强降雨条件下承载能力极限的考量。
两大水库的泄水量调整导致万泉河流量显著上升。这一流量激增的情况,显著提升了万泉河周边地区遭遇洪水的风险,对沿岸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
万泉河洪峰到达时间
水库泄洪作业完成后,首个洪峰预计于10月29日晚上9点左右抵达,而次峰则预计在10月30日凌晨1点左右到来。这些洪峰的预计到达时间,为当地防御措施的制定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信息。
相关部门需依据洪峰抵达的具体时间,调动人力与物资,对即将受影响的区域实施专项防御和部署。此举对于降低洪峰带来的损害极为关键;例如,提前加固堤坝等措施,能显著遏制洪水蔓延。
水文站超警戒水位
至10月29日19时20分,琼海市内的四个水文监测站点水位均已突破警戒线。其中,加浪河导寨站的水位达到了12.09米,较警戒水位高出0.59米。九曲河乌皮站的水位为6.58米,超出警戒水位0.58米。水位超过警戒水位,预示着洪水及由此可能引发的各类灾害风险显著上升。
此刻,相关部门应启动应急预案,包括对河岸周边进行严密巡逻和排查。同时,公众亦需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察觉水位呈现异常的上涨趋势,应立即向当地相关部门汇报相关情况。
群众转移情况
澎湃新闻报道,至29日下午2时,因泄洪措施,万泉河区域已成功疏散民众1752人。此举充分显示了地方政府在灾害应对中对民众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
在实际操作层面,转移群众的工作内容繁杂,涵盖了设立临时安置场所、确保食物和水供应、以及提供医疗保障等多个方面。这一系列行动对当地政府部门的应急组织与协调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
风险防范提示发布
琼海市官方鉴于泄洪流量上升及此次强降雨持续时间较长、累积雨量较大,已发布安全风险预警。建议市民非必要不外出,并密切关注当地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同时,需警惕强降雨可能导致的山洪、山体滑坡、城乡内涝等灾害,做好防范工作。
这一提示对民众的自我保护大有裨益。然而,民众是否能够切实遵循这些提示,以及在面对危险时是否掌握恰当的应对方法,都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在此,我想向各位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已经为应对突发灾害做好了充分准备?期待大家在评论区展开讨论,并为这篇文章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