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广安市人民检察院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该活动吸引了广泛关注。在此次发布会上,公布了2起川渝高竹新区检察一体化履职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引发了众多关注点。这些案例不仅展现了川渝两地检察合作的成果,同时也彰显了在案件处理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力度。

系列案件统筹协作的背景

近年来,川渝地区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显著,川渝高竹新区的各项事务联系日益紧密。在此背景下,检察工作的统筹协作显得尤为必要。面对川渝两地不断出现的案件,构建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显得尤为迫切。2021年,渝北区人民检察院与邻水县人民检察院携手建立了川渝高竹新区检察服务中心。这一举措是针对地区实际情况的积极应对。该服务中心启动的一体化检察办案模式,包括统一受理、流转、办理和答复等多个环节,为复杂案件的后续处理奠定了基础。这种模式有效整合了两地的检察资源,增强了应对案件的能力。

川渝高竹新区涉及的司法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同时,各种特殊状况亦层出不穷。检察服务中心作为连接川渝两地检察力量的关键节点,扮演着应对这些复杂情况的重要角色。

若缺乏此类协作的检察机制,在处理涉及两地案件时,极易导致执法重叠或执法疏漏现象的产生。

首例虚假婚姻登记监督案

2023年3月16日,川渝高竹新区一宗案件正式启动。该新区检察服务中心接收了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检察院转来的行政检察监督案件线索。

该案件牵涉众多人员,背后存在欺诈行为。自2008年以来,有人借原渝北区某镇的开发之机,在邻近区县为单身男女办理虚假户籍,通过“假结婚”手段骗取国家征地补偿和安置款。在邻水县某乡、某镇民政所,此类虚假结婚登记事件竟达17起,诈骗金额高达821余万元。2023年3月27日,邻水县人民检察院迅速行动,启动了监督程序。鉴于案件复杂,涉及链条长、违法点众多、参与者众多,且跨越川渝两地,川渝两地检察院联合成立了专案组,共同应对。随后几个月,两院根据调查结果采取行动,邻水县人民检察院促使县民政局撤销了17对虚假婚姻,渝北区检察院也推动本区民政局撤销了虚假离婚登记。这一举措有效维护了两地婚姻登记管理秩序。

在众多涉及人员众多的诈骗案件中,信息核查的难度通常较高。川渝两地检察院通过协同作战,为破解此类复杂案件树立了典范,充分展现了合作办理案件的高效率。

首例职务侵占案的争议与解决

2023年9月,川渝高竹新区某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涉嫌非法获利事件浮出水面。该厂厂长邢某某及库管员寇某某擅自出售车间铝材,非法所得超过九万元。事件曝光后,2024年1月,邻水县公安局将邢某某、寇某某等嫌疑人以涉嫌职务侵占罪转交邻水县人民检察院审查并提起公诉。

川渝高竹新区首度遭遇职务侵占案件,却遭遇了两地检察院意见不一的困境。邻水与渝北两地检察院在是否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问题上持有不同观点。为确保案件审理的审慎性,双方进行了案件研讨。2024年3月22日,川渝高竹新区举办了公开听证会。听证员经过细致讨论后,提出了对三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的意见,同时建议可考虑适用缓刑。最终,邻水县人民检察院接受了这一建议,并向邻水县人民法院提起了公诉。

针对存在检察院意见不一致的案件,公开听证机制不仅能够全面吸纳各方的声音,而且确保案件审理过程在透明环境下进行,这充分展现了司法公正的原则。

检察一体化的良性成果

川渝高竹新区检察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成效显著。接待群众来访超过90人次,为10人次提供了司法救助。在案件处理方面,共办理各类检察案件188件,成果丰硕。此外,还荣获省级以上典型案例、优秀案例9件。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检察服务中心一体化模式在满足川渝高竹新区法治建设和民众司法需求方面的作用。

不仅如此,这一机制使得川渝两地检察工作资源得以更高效地整合与运用。这不仅提高了案件处理的效率,同时也确保了案件办理的质量。

对川渝地区法治建设的意义

川渝地区法治建设因这一检察一体化的成功案例而受益匪浅。在区域内部,此案例对于处理涉及两地行政区域的案件起到了显著的示范效应。此举向公众展示,面对涉及川渝两地的案件,两地检察机关均具备处理案件的能力与决心,能够公正高效地推进工作。

对外而言,此措施有助于增强川渝地区法治的整体形象。在吸引投资及人员交流等领域,优良的法治环境构成了关键吸引力。此举向外界传递了明确信息:法律在此地将得到公正且高效的执行。

期待与公众关注方向

川渝高竹新区检察机关的一体化工作正持续推进。公众对于这种一体化模式在哪些领域将进一步深化表现出关注。比如,在新兴领域案件的处理上,能否维持高效的协作?这要求检察机关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

各位读者,您对川渝高竹新区检察机关在新型案件处理领域能否达到新的高度有何看法?本文阅读完毕后,欢迎您点赞、转发,并积极参与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