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8至1299年间,《马可·波罗游记》在热那亚狱中问世,描绘了东方的奇幻景象。如今,一场以这部传奇游记为主题的展览即将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开幕。展品既珍稀又内容丰富,对文化爱好者而言,无疑是一场盛事。
奇迹之书来华
这部游记被誉为“奇迹之书”。自11月3日起,其珍贵的手抄本将在中国进行首次展出。此次展出非同寻常,展品包括多种版本的早期手抄本,如托斯卡纳语和威尼斯语版本等。这些手抄本均源自意大利著名收藏机构,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亦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此次展览更是中意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展示,众多珍贵展品生动地展现了中意文化交流的深厚内涵。
展览构成部分
“虚实之界:奇迹之书《马可·波罗游记》”是本次展览的主题。该展览依托于意大利等地的收藏机构以及上海图书馆的珍贵文献。展览内容被划分为“奇迹之书”、“沙舟海帆”、“日月有常”和“烂然星陈”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经过精心策划,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马可·波罗游记》的相关内容。此次展览共展出超过百件中外精品文献,无论是规模还是展品质量,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展品丰富多样
展品涵盖了《马可·波罗游记》的早期手抄本及多种语言的印刷版本。其中,自19世纪起,与马可·波罗相关的中文书籍与报刊亦占一席之地。此外,在中意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中,诸多珍贵文献亦被收录。例如,四件极具代表性的早期抄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包括马可·波罗叔叔老马可的遗嘱在内的罕见手抄本文献,亦将在中国首次亮相。这些展品有助于观众深入探究《马可·波罗游记》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轨迹。
研究成果展示
本次展览不仅展出了珍贵的原始文献,还展示了我国近现代学者对马可·波罗研究的重要成果。在此,观众将有机会追寻一个疑问:“马可·波罗是否真的来过中国?”这一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在展览中或许能发现更多线索。在古今对话的情境中,观众可以尝试揭示历史文献中隐藏的真相。
观众观展收益
不同观众从中获得的价值各异。学术研究者得以近距离观摩《马可·波罗游记》的珍贵版本,这实为难得的研究良机。而普通观众则能借助展览,踏上一场追随马可·波罗跨越“虚实界限”的时空之旅。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民众能够深切感受到这部被誉为“奇迹之书”的文本在历史语境中所展现的独特魅力。
展览配套活动
本次展览时间长达数年,直至2025年2月28日结束。期间,将举办多场由中外学者主讲的专题讲座,逾十场。这些讲座旨在从多元视角帮助市民读者深入探究《马可·波罗游记》。此举恰逢上海图书馆与意大利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以及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为市民提供了一次独特的阅读机会。关于展品背后的故事,你是否充满好奇?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并期待你的点赞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