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18时15分,我国最高墩中转体桥——姚安至南华高速公路的大谷堆大桥顺利完成转体作业。这一成就标志着工程建设领域的重大突破,体现了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同时,它也激发了公众对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的热切期待。

大谷堆大桥基本情况

大谷堆大桥全长636米,转体部分重14500吨。主墩高64.2米。它是我国首座墩高最高的变截面高速公路转体桥,转体施工技术独特,体现了我国桥梁建设的先进水平。此类规模的大桥,无论是长度还是转体重量,均属桥梁建设中的重大工程,需精心规划与设计。姚安至南华高速公路的大谷堆大桥建设,是地区交通建设的关键环节,将促进两地及沿线区域的交通状况改善。

大谷堆大桥是一座面对众多建设难题的重要桥梁。其第七孔需跨越广阔的铁路,第八孔则需穿越四条油气管道,而第九孔则需要跨越龙川江。这些跨越工程对施工提出了众多限制和严格要求。为确保施工安全,建设者必须对每个环节进行细致规划,防止对现有设施造成损害。

精心实施转体施工

大谷堆大桥的转体施工是一项壮观的工程,耗时79分钟,精确地完成了顺时针69.5度的旋转,并实现了精准对位。这项施工极具挑战,尤其是在桥体复杂的施工环境中。建设者们需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包括确保转体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以及精确控制转体角度。凭借高超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他们成功克服了这些难题。

施工现场空间受限问题得以解决,这一转体施工技术避免了因周边铁路、油气管线等设施而引发的大规模干扰,确保了既有运输线的正常运行。在有限的空间内,桥梁结构形态实现了重大转变,这一成果对于现代桥梁建设工艺的展示具有极高的价值。

施工所遇难题与解决方案

铁路运输繁忙,线路上的列车频繁穿梭,这对大桥的建设构成了重大挑战。若不实施有效措施,铁路的正常运营将遭受严重影响。因此,大桥工程采取了转体施工技术,以保障施工期间铁路的顺畅通行。主墩与铁路紧密相邻,施工难度显著增加,建设者们不仅要应对铁路方面的挑战,还面临其他诸多难题。

国内最高墩中转体桥成功转体!14500 吨庞然大物如何顺利转身?  第1张

大桥主桥“T”构两端的不等重问题,导致了不平衡弯矩等关键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不容忽视。为了克服这些技术难题,参建单位依托先进的工程技术与丰富的建设经验,制定了一套细致入微的解决方案。经过严格的模拟计算,他们选用了适宜的材料和设备,从而确保了转体施工的顺利进行。

转体施工意义重大

国内最高墩中转体桥成功转体!14500 吨庞然大物如何顺利转身?  第2张

大谷堆大桥的转体施工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进展。该桥的主墩高度超群,转体重量巨大,且需跨越多个既有设施,每一步操作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此次成功的转体,为我国在复杂条件下进行桥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借鉴。

姚安至南华高速公路的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其意义不容小觑。大桥成功完成转体,标志着工程进度又取得了重要进展。预计到2024年12月底,该连接线将竣工并投入使用。届时,楚雄彝族自治州的高速路网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完善地区高速交通网络

姚安至南华高速公路是楚雄彝族自治州高速路网规划的关键构成。此路段连接楚大高速复线与G56杭瑞高速。向北延伸,可直达四川省的攀枝花市等地。向南延伸,则可通过G56杭瑞高速的终点站,抵达昆明、大理、临沧、普洱等地。

此举将显著增强区域间的互联互通,不仅促进了楚雄彝族自治州内部的交流,还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联络。这对于推动地方经济成长以及增强地区交通枢纽的竞争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内最高墩中转体桥成功转体!14500 吨庞然大物如何顺利转身?  第3张

大桥背后的建设者付出

大谷堆大桥的成功转体得益于所有参建单位的辛勤付出。他们在面对重重困难时,无论是前期规划阶段,还是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挑战,抑或是现场精准的操作,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在工程中,每一个具体数据,如主墩高达64.2米、转体重量达14500吨、转体角度精确至69.5度,均体现了建设者们的精确掌握。

他们的精湛技艺与严格的管理能力在工程的高效推进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英雄们的付出,使得该大桥得以顺利完成并迈向成功。

众多人士好奇,国内还有哪些巨型桥梁运用了如此繁复的转体施工技术?敬请于评论区留下您的见解。同时,恳请各位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以便让更多人士洞悉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诸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