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新闻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美国总统乔·拜登计划在10月25日就美国政府曾迫使原住民儿童就读寄宿学校的恶劣做法公开道歉。这一行为揭露了美国在对待原住民儿童问题上的一系列阴暗历史。
原住民儿童寄宿学校的黑暗历史
观察历史记录,过去150多年间,美国建立原住民寄宿学校的初衷,竟然是试图将原住民儿童同化于白人社会。在此期间,原住民儿童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他们不仅被迫改变信仰,还因使用母语而遭受惩罚。众多儿童经历了身体、情感乃至性虐待。据美国内政部今年7月30日发布的调查报告,1819年至1969年,至少973名原住民儿童在政府运营或支持的寄宿学校学习期间不幸去世,这一数字令人震惊。这些寄宿学校对孩子们而言,无疑是充满恐怖的场所,他们遭受了非人的对待。
从现实影响的角度分析,这种长期持续的虐待事件对原住民儿童及其整个族群造成了极为深重的创伤。众多幸存者及其家庭,长期笼罩在阴影之中,其中许多人或许终其一生都无法完全摆脱那些恐怖记忆带来的伤害。
拜登决定道歉的背景
在推动报告进展方面,美国内政部的调查报告扮演了推动道歉进程的核心角色。该报告是“联邦印第安人寄宿学校真相倡议”项目调查的第二卷,其前卷已于2022年5月发布。报告深入揭示了原住民儿童寄宿学校所隐藏的阴暗事实,并敦促联邦政府就“强制同化”政策公开道歉,并提出对受害者进行赔偿的要求。这份报告揭露了真相,迫使美国政府正视过往的罪行。
内政部长德布·哈兰德,作为新墨西哥州拉古纳普韦布洛部落的成员,在成为首位领导内政部的印第安人后不久,便对寄宿学校系统进行了调查。她对于拜登总统的道歉表示了赞赏,认为这是一项非常值得称赞的行为,对整个印第安人群体而言,这无疑是一件重大的事件。
原住民的期待
从幸存者的视角审视,希拉河印第安人社区州长,同时也是三代寄宿学校幸存者的斯蒂芬·罗·刘易斯,心中满是感慨。他提到:“四年后,我们终于等到了美国总统的正式道歉。我们中一些寄宿学校的幸存者老人,他们的一生都在期盼这一刻的到来。”由此可见,原住民对这一道歉的期待已久,对他们来说,这迟来的正义终于有望得到伸张。
从社群整体视角出发,拜登的道歉可能为印第安人社群带来前所未有的认同。这一官方道歉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原住民长期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为重振民族自豪与国家信心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道歉的政治意图
拜登此举在塑造形象方面显现出明显的政治动机。25日,他作为总统将首次访问印第安人保留区。在任期结束前,他意图塑造一个积极的形象。他似乎意图通过这一道歉行为,向公众展现其勇于正视历史阴暗面、重视人权的总统形象。
从选举支持的角度分析,选举日仅剩两周,拜登此举亦是对副总统哈里斯竞选总统的有力支持。尽管印第安选民在美国总选民中占比不高,但在关键战场州,他们的选票影响力不容忽视。以亚利桑那州为例,印第安选民的投票甚至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样,在北卡罗来纳州、内华达州和密歇根州等地,他们的选票同样至关重要。
事件后续可能的影响
从种族关系的角度分析,若拜登的道歉能够真诚进行,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原住民与主流社会之间长期存在的紧张种族关系。尽管这一道歉可能无法立即消除长期积累的矛盾与创伤,但它至少将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该事件将激发众多美国人对国家历史的重新审视。这一过程旨在使公众认识到美国政府在对原住民政策上所犯的错误,进而促使整个国家直面并反思其历史中的不光彩部分。同时,这也有助于为解决其他种族矛盾等问题提供反思的视角和参考。
公众的反思
美国原住民儿童寄宿学校的悲剧事件警示我们,国家的发展不应以损害弱势群体为代价。对此,在政府道歉之后,人们普遍关注美国政府将如何实施实质性措施以改善与原住民的关系。我们期待各界人士对此议题提出意见,并欢迎点赞及转发本文,以吸引更多人对美国原住民权益问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