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能源领域对电力设备制造业的关注度极高。工信部出台的促进该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计划,其影响深远而持久。
工信部方案内容
10月24日,工信部颁布了《电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该方案的目标是到2027年取得显著成效。方案中明确了工作指标,如:主要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需超过75%,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率需达到90%以上。同时,计划建设约15个国家级智能工厂。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在电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上的坚定意志。该方案的实施将促进电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帮助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对电力行业的发展变革具有关键推动作用。
多政策支持
中原证券发布了一份报告,强调我国近年来对电力设备行业的持续扶持。报告提到,包括《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在内的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这些政策的出台,为电力设备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政策支持凸显了电力装备在能源布局和国家战略规划中的核心作用,同时也显示了电力设备行业在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水平中的关键地位。众多政策的协同效应,将全面促进电力设备行业的进步,并优化整个行业的整体结构。
“双碳”背景下的机遇
在“双碳”目标的指导下,我国正努力构建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这一转型对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机制构成了挑战。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高比例”和“高灵活性”的显著特征,同时采用“双随机”的运行模式。因此,迫切需要加快新型电力装备的研发与生产进程。企业应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增加研发资金的投入。例如,在新能源发电设备的核心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并在政策支持的良好环境下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特高压发展现状
我国在特高压技术领域位居全球前列。截至2024年5月底,我国已成功建设并投入使用的特高压项目共有39个,其线路总长度达到约5.2万公里。2024年,特高压项目建设进入高峰期,预计将有5个新项目启动。特高压输电项目的核心设备包括直流变压器等,构成了特高压产业链的站内设备。特高压工程的持续发展,对于实现电力的远距离大规模输送、优化区域间电力资源配置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特高压产业链的重要性
特高压产业链中,站内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对输电效率和稳定性极为关键。直流变压器等核心设备的技术含量和可靠性持续提升。随着我国特高压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已形成一套自主研制的制造体系。众多企业纷纷参与,在产业链中展示自身实力,并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优质的产业链有助于保障特高压工程的顺利实施,进而推动我国电力传输向更高效率和更稳定的方向迈进。
电力设备行业的未来
在政策扶持下,电力装备制造业正加速迈向数字化,特高压等细分领域亦不断取得显著进展,预示着电力设备行业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尽管如此,行业面临不少挑战,其中技术人才短缺尤为突出。在此情形下,企业如何制定有效的战略规划成为行业亟待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我们期待有更多企业能够抓住机遇,遵循政策导向,克服困难,为电力设备行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我们也期望读者对此议题给予关注,并积极参与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