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港湿地即将迎来大批候鸟,其中不乏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东方白鹳。这一景象无疑是自然爱好者和当地生态保护者们翘首以盼的。值得注意的是,东方白鹳的数量在近年显著上升,这一现象充分表明南大港湿地的生态环境正持续改善,其吸引力日益增强。

7500 公顷南大港湿地成候鸟迁徙重要驿站,你还不来看看吗?  第1张

候鸟先头部队已到

7500 公顷南大港湿地成候鸟迁徙重要驿站,你还不来看看吗?  第2张

今年,南大港湿地迎来了首批抵达的候鸟,它们构成了迁徙队伍的先锋。这一现象预示着后续大批候鸟的陆续到来。该湿地已成为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休憩地。工作人员正热切期盼着更多候鸟的到来。每年这个时候,他们都会精心准备,迎接候鸟的到来。对工作人员而言,这既是年度的重要节点,也是对湿地生态保护成效的一次检验。

7500 公顷南大港湿地成候鸟迁徙重要驿站,你还不来看看吗?  第3张

东方白鹳变化大

2019年,南大港湿地记录到的东方白鹳数量不过三十余只。然而,今年春季,该地观察到的东方白鹳数量已超过三百只。这一显著变化无疑令人振奋。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预计下月将有更多白鹳聚集。这一成果,无疑应归功于南大港湿地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提升方面的不懈努力。

7500 公顷南大港湿地成候鸟迁徙重要驿站,你还不来看看吗?  第4张

鸟类品种的增加

南大港湿地已成为众多鸟类的栖息地,其中牛背鹭是其中的新成员。牛背鹭以其独特的习性及名字的由来,为湿地带来了趣味。目前,湿地内鸟类种类已增至272种。这一数据反映出湿地具备强大的吸引力和广泛的接纳力。对于鸟类而言,这里的生态环境适宜多种鸟类栖息,即便饮食习惯各异,也能觅得食物

7500 公顷南大港湿地成候鸟迁徙重要驿站,你还不来看看吗?  第5张

湿地的吸引力

南大港湿地位于盐碱地为主的区域,尽管如此,它仍具有独特优势。湿地内水域盐分含量较高,结冰时间相对较晚,即使在寒冷季节,也存有食物资源。此外,优质淡水流入,使得动植物种类更加繁多,即便是最挑剔的候鸟也能觅得所需。湿地还为鸟类提供了隐蔽且安全的栖息环境,如震旦鸦雀等鸟类在此能安心生活。

鸟类保护措施

7500 公顷南大港湿地成候鸟迁徙重要驿站,你还不来看看吗?  第6张

南大港湿地为了保障候鸟栖息地的安宁,设立了超过3000公顷的核心保护区,该区域对外严格封闭,宛如鸟类的天堂。此外,通过高科技手段,安装了声纹采集设备,用于辨别不同鸟类的种类,目前已收集了1500多种声纹样本进行比对。同时,部署了11套野生动物智能视频监测设备,用以统计动物数量。这些监测活动在不对鸟类造成干扰的前提下进行。

高科技助力监测

7500 公顷南大港湿地成候鸟迁徙重要驿站,你还不来看看吗?  第7张

南大港湿地运用了前沿的科研监测一体化系统。该系统依托声纹采集设备,能够搜集并识别鸟类的鸣叫声,进而判断鸟种。系统具备记录当日监测到的鸟类叫声数量及种类的功能,同时能详尽记载特定鸟类出现的时间,并具备播放相应叫声的能力。此外,野生动物智能视频监测设备能够实时识别画面中鸟类的种类及数量。

7500 公顷南大港湿地成候鸟迁徙重要驿站,你还不来看看吗?  第8张

南大港湿地在生态保护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未来其保护工作能否持续或有所增强,尚存疑问。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个人观点。若您认为本文具有参考价值,请不吝点赞与转发。

7500 公顷南大港湿地成候鸟迁徙重要驿站,你还不来看看吗?  第9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