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上市公司起初专注于水泥生产业务,近期斥资约16亿元人民币进行多起收购,此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此次收购动作背后,揭示了公司寻求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意图,其不仅意在扩大水泥行业的市场份额,亦涉足私募股权投资领域,并对新兴医药行业进行了布局。
旧业根基
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并于1999年正式登陆股市。该公司起初专注于水泥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全名为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稳健经营,已建立起坚实的产业基础。水泥业务曾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也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但随时间演变,公司的业务结构正逐步向多元化拓展。
在行业持续发展和市场波动的影响下,水泥业务的单一经营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成长的需要。为此,众多企业正积极探寻转型之路,并逐步将视野拓宽至多个领域,涉及产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等多个方面。
现业布局
2023年度的年报显示,四川双马目前主要承担建材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职责,并负责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运营。其子公司西藏锦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总规模已突破260亿元人民币。和谐锦豫投资范围广泛,涵盖了互联网、大健康、先进制造等多个领域。
企业对市场动态的精准把握在业务战略调整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昔日专注于水泥行业的公司,正逐步向综合性投资管理企业转型。其业务范围持续扩大,为未来的多元化、广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收购主角
深圳健元公司,自2009年创立以来,已被四川双马集团收购。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新兴的GLP-1药物领域。健元公司提供从原料药研发生产到定制研发生产的全方位多肽产业化服务。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多肽类原料药业务。值得一提的是,其子公司湖北健翔的多肽原料年产量已达到数吨,尤其在GLP-1类药物的单批产量方面,在国内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四川双马对于此次收购举措,或许是基于对GLP-1药物相关业务潜力的积极评估。深圳健元在技术和产能方面的优势,或许将构成四川双马在医药健康领域布局中的关键要素。
行业增长
根据多家企业发布的数据,该行业正显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在2023年上半年,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凭借其减重适应症,为全球市场带来了超过3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诺泰生物在2024年的多肽原料药等业务领域,收入同比实现了显著增长。圣诺生物预计,到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将极为显著。
药明康德2024年上半年报告揭示,公司化学业务板块中的TIDES业务(涵盖寡核苷酸和多肽)收入达到20.8亿元,同比增长57.2%。这一增长数据表明,与GLP-1药物关联的医药市场正在不断扩张。
企业举措
诺泰生物在多肽技术领域积极布局。据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截至9月2日,该公司已率先完成FDADMF备案。另外,其601号多肽车间预计将在2024年底完成安装与调试,而602号车间则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竣工并投入使用。这些举措将使公司的多肽年产量提升10吨,既能够满足市场对多肽的需求,也提升了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药明康德正致力于TIDES业务的广泛发展。截至2024年1月,其TIDES业务的生产能力已提升至32000升。展望未来,药明康德计划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多肽的生产规模。这一战略部署体现了公司对TIDES业务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
前景展望
四川双马对深圳健元的收购活动备受瞩目,该行为对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具有深远影响。收购完成后,四川双马在医药领域的战略布局更加清晰。若深圳健元能充分发挥四川双马作为上市公司所拥有的资源优势,有望在GLP-1药物市场这一持续扩张的领域实现显著突破。而对于行业内的其他企业,如诺泰生物、药明康德等,它们在产能扩张和竞争力提升方面的策略,是否将成为行业竞争的新常态,还需进一步观察。
针对四川双马近期进行的收购举措及GLP-1药物市场的发展趋势,您有何高见?敬请点赞、分享,并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