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厂房变身潮流街区,工业遗址的华丽转身,你打卡了吗?  第1张

南京城市发展过程中,老厂房的改造与升级备受瞩目。以南京压缩机厂为例,其从工业遗产转变为充满活力的居住社区中心,这一转变不仅彰显了对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更关乎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城市魅力的重塑,成为了一项关键事件。

南京压缩机厂的前世今生

南京老厂房变身潮流街区,工业遗址的华丽转身,你打卡了吗?  第2张

南京压缩机厂,位于雨花台区的尤家凹,其历史悠久的红砖厂房,见证了七八十年代的工业发展。厂内陈先生等老职工,是一批特殊的员工。周边众多居民,也曾是这家厂的一员,他们的回忆与厂址紧密相连。随着城市发展,该厂即将迎来新生,菜市场、养老中心和文体活动中心将相继入驻。这不仅预示着外观的焕新,更是为老职工和居民带来提升生活幸福感的实际机遇。

南京老厂房变身潮流街区,工业遗址的华丽转身,你打卡了吗?  第3张

老职工们对这一变革抱有极高的期待。陈先生在得知改造后设施的具体细节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在此地居住已久,新设施的到来无疑将大幅提升他们的生活便利与舒适。这一变化同样突显了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将旧工业用地转变为服务居民日常生活的关键作用。

设计团队的规划蓝图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马进所率领的设计团队对南京压缩机厂的改造项目进行了周密的规划。他们计划在长廊及其相邻的厂房内,融入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小型商业和停车库等多种功能。同时,团队还计划在街边新建一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楼房,以便利未来养老服务设施的引入。这些举措将全面提升社区的功能,涵盖从文化娱乐到民生服务的各个方面。

该规划并非凭空设想,它是在深入分析居民实际需求与城市未来发展趋势后制定的。它不仅有效保存了城市部分工业历史,还让居民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到现代都市生活的便利。这种结合,既保留了传统元素,又融入了现代元素,实现了工业与居住环境的和谐共存。

南京其他老厂房改造案例

南京压缩机厂并非个案。该厂已成功转型为“新工·数智健康产业园”,这一举措标志着传统产能向科技创新和健康产业融合的新路径迈进。与此同时,南京火柴厂也更名为NOWS新座街区,专注于发展首店经济和潮流品牌,成为大行宫商圈的时尚新地标。此外,有所街公交场站项目同样引人注目,该项目依托新建大楼,一至三层将设立公交驿站和车辆运营区,并计划引入精品酒店,地下部分将提供充足停车位。

南京城市的发展得益于这些项目的成功改造,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些项目依据各自所在区域和市场特色进行了转型,例如,酿造厂周边商圈适宜发展潮流品牌,而火柴厂旧址则更适宜科技与健康产业的融合。这一变化充分展现了南京在城市更新领域所展现的精准发展眼光和布局策略。

南京低效用地再开发整体情况

南京市在低效用地再开发方面走在了前列,并已取得显著成绩。悦动门西、国创园等知名项目成功展示了其能力,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4年,南京的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规模宏大,全年计划改造503宗低效用地,总面积高达1801.0965公顷。在这些改造用地中,工矿仓储用地共有267宗,其面积占比超过了总改造任务量的六成。

南京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对产业用地的活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据相关数据揭示,南京市委及市政府已充分意识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对城市发展的长远影响。目前,他们正致力于推进低效用地的改造和再利用工作,以期创造更多的成长机会。

探索老厂房再开发新路径

南京压缩机厂已转型为居住社区中心,这一变革标志着创新实践的突破。在此之前,众多老厂房已转变为商业街区或创业园区,但此类居住社区中心的模式尚属首见。马进教授认为,这种模式为闲置老厂房的再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此举有可能成为解决老厂房闲置难题、提高居民居住满意度的创新措施。

新型模式的普及前景及其面临的挑战,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议题。这种模式或许能够推动众多城市在改造旧厂房的过程中,兼顾居住需求。此举有望在城市发展中,更加注重民生福祉与土地使用效率的平衡。

土地转型带来的发展增量

马群街道采纳了引入企业建设海外马群智荟科技产业园的成功模式,在南京地区促进了众多新项目的“二次创业”。这些项目不断挖掘现有土地资源的潜力,实现了发展增量的提升,并激活了那些原本闲置和沉睡的土地空间。面对土地资源有限的现实,此举措为城市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转型不仅象征着土地用途的转变,更是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经济活力复苏的关键因素。

南京实行的对低效用地进行再开发的策略,在其他城市能否得以推广与实施?敬请关注本篇文章,并给予支持。同时,热切期待各位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