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压缩机厂所进行的社区中心改造工程已初见成效,该中心将提供多元化服务,这一举措无疑给周边居民带来了福音,同时也为老厂房的改造提供了成功案例。
南京压缩机厂的历史
南京压缩机厂,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厂址坐落于软件大道西侧与武宁路交汇的尤家凹地区。在经历了一系列因素导致的整体搬迁后,老厂区的整体布局得以完整保留。这一厂区不仅是那个时代工业发展历程的见证,其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布局至今仍十分清晰,对研究城市工业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这些老厂房承载着前辈们的记忆,在城市变迁中展现出独特的价值。
厂区现状的探访
扬子晚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厂区路面已重新铺设,建筑整体保持原有风貌。厂区中存在三座外形及结构相近的厂房,其中两座厂房大门上显著地贴有“南京历史建筑”的标识。这些标识如同身份证一般,详尽地记录了建筑的相关信息。据标识显示,这两座建筑分别是原南京压缩机厂的仓库和炉料库,均为20世纪80年代所建,采用单层砖混结构并配有斜坡屋顶,充分展现了当时的工业建筑特色。
云影概念建筑
厂区内部,两座厂房之间,坐落着一座巨型白色建筑长廊。该长廊以“云影”为主题进行设计。这一设计不仅富有创意,而且极具实用性。居民可在此处休闲游览。长廊内还配备了扶手电梯,为老人与儿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设计充分考虑了不同人群的需求,体现了改造工程的精细与周到。
周边社区情况
新改造的社区中心坐落于仁恒城市星光新小区,该小区拥有超过两千户居民。小区周边分布着万科朗拾、越秀天和等众多中高端住宅区。这些社区的居民对休闲、娱乐及消费的需求十分旺盛。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社区中心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它将为居民们提供一个既舒适又便捷的活动场所。
临时菜场情况
22号,社区中心的临时菜场“苏鲜市集”已开始试运营,它设在一处厂房的外侧,拥有七八个摊位。该市集主要销售水果、少量蔬菜以及当季螃蟹等商品。尽管商品种类有限,但仍能满足应急需求。一位阿姨提着购买的商品,对市集的应急功能表示满意,并认为正式菜场开放后将更加便利,这初步满足了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
社区中心的整体规划
南京压缩机厂改造而成的社区中心,按照规划,其主要职能涵盖医疗养老、社区文体活动、菜市场、街道社区办公、小型商业设施以及室外活动区域等。该中心服务于周边半径500至600米范围内,约3万至5万居民。此次改造不仅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历史记忆,还融入了现代生活元素,成为南京老厂房和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典范,为城市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请问贵社区是否开展了将老旧厂房进行改造的项目?热切期待各位在评论区分享相关信息,并欢迎点赞支持。